八大关键词盘点2011年中国茶业热点事件
发布时间 2011-12-21 浏览 11007 次
出口的难度,对企业的生产、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许将造成国内茶企重新洗牌。面对越来越高的“绿色壁垒”,企业普遍认为,标准化生产、发展有机茶将成为必然选择。

根据农业部的标准,有机茶在原料生产过程中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有益于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不使用合成的农药、肥料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且在加工过程不使用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浙江省是全国最早开发并且出口有机茶的省份,目前浙江省出口欧盟的茶叶中,有20%至30%是有机茶。随着政府部门的鼓励和引导,这个比重还可能进一步提高。其他茶叶产地也正在加强有机茶的发展,例如云南现有有机茶园近30万亩,“十二五”末将发展到100万亩左右。

然而,生产有机茶的企业也并非“高枕无忧”。据介绍,目前,福建茶企在国内最权威的有机茶认证机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和发展中心获得认证的已达40多家。但由于国内认证和国际认证没有接轨,这些企业在出口时仍会不同程度遭遇壁垒。他建议,一方面,企业要积极主动去获取欧盟、美国、日本等的有机认证;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尽快推动国内外有机茶认证体系的接轨。


关键词五:奢侈化

近几年来,针对中国茶的现状和趋势,业内外都在热议一个问题:中国茶叶应该平民化还是应该奢侈化?

在杭州市举行的“2011年西湖龙井茶拍卖会”上,两款“明前西湖龙井”新茶,每斤被拍出了3.2万元和3.1万元的高价。一家杭州茶叶公司早在3月初就开始预售,并开出3万元一斤的天价。业内人士表示,尽管3万元半公斤的西湖龙井存在炒作成分,但“明前茶”的奢侈品特性已经在近两年显现出来。

云南省最大的红茶生产企业滇红集团将于年内出品一款名为“中国红”的奢侈品红茶。厂方负责人透露,该款茶叶将以限量方式发售,总量仅百余公斤,因此价格肯定不菲,每公斤售价预计高达5万元人民币。而目前国内最贵的红茶--武夷山桐木关金骏眉每公斤价格约为万元左右。可以预见,“中国红”的问世将创下国内红茶价格新高。

如此天价茶叶在全国各地层出不穷,众多茶企也看好高端茶叶的市场。针对茶叶是否可以走奢侈品路线一题,引发了业内人士和广大消费者的广泛讨论。

对于奢侈化的茶,中国的茶企还没有完全找到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流行的解决方法大致是这么几招:硬打广告、强加文化、过度包装,最后当然是必须标上天价。这样的奢侈品占领不了消费者的心智,而是强加给消费者。

编者认为,茶叶不“炒”不红,似乎已成市场通病。“天价茶”到底给带来了什么?在赢得关注之后,是否能够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带来实质的品牌利益呢?要改变中国茶叶的“有名茶无名牌”的窘境,必须正确认识市场规律,通过强化企业自身实力,打造具有真正影响力的茶业品牌与让消费者信服的高端产品。

关键词六:采茶工荒

今年茶季“工荒”的现象几乎在了全国所有的产茶省份都出现过,不少茶农早在春节之际就拜访采茶工,预定采茶合同,但是还是难逃被“放鸽子”的结果,部分茶农在估算成本之后,只好忍痛“选择性抛荒”茶园。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今年各地采茶工缺口比去年同比上涨了近40%。业内人士估算了一下,如果照此下去,这个采茶工缺口弥补不了,全国各地的茶园将有3成左右的青叶会老在茶树上。

有人认为,印度、臼本等国家已基本实行茶叶机器采摘。除高档名优茶对茶叶外形有较高要求需人工采摘外,从规模化生产而言,应推广机器采摘。但业内人士分析说,我国名优茶品种多,要求取单芽或一芽一叶,仅外形上就有扁形、针形、芽形、卷曲形等许多种,采摘要求不一,标准较高,加上东南部等地大部分茶园分布于几百米的高山上,山地高低不平,增加了机器采摘的难度。

对于采茶工难找的情况,有关企业主也总结了两个原因:

1.采茶工多是农村妇女,以前没有其他工作,现在基本在当地工厂干活,长期有保障。而采茶是季节性的,她们不愿意为了一个月的采茶,牺牲稳定的工作。

2.采茶太辛苦,露天作业,年轻人不愿来,以前的采茶工年纪越来越大,又没有新鲜血液补充,人手自然越来越少。

编者认为,“春茶高峰期采茶工荒”已是各茶区的老大难问题,纠其原因,还是采茶属于短期作业,工人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如果政府能出面引导,在采茶季节,提前收集茶农的用工信息,然后招收专业的采茶队伍,由政府部门统一组织,相信能创造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七:茶联盟

今年,北京马连道茶城、广州南方茶叶市场、安溪中国茶都集团、济南茶叶批发市场等数十家茶叶市场在安溪签署了“中国茶叶市场战略合作联盟”框架性协议。该联盟将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领导下,由茶叶市场专业委员会发起,以自愿参与为原则,进行组建战略合作联盟。由这一新闻事件提炼出一个关键词“茶联盟”。早在上海世博会时,福建福鼎十多家白茶企业共同组建了福鼎白茶股份公司,建立公共品牌“福鼎白茶”,抱团参加世博会。安溪数家铁观音龙头企业也正在筹划着抱团入驻欧洲市场。而这些举动还仅局限在企业之间的合作,此次的“茶联盟”上升到了全国茶叶市场之间的结盟。“茶联盟”的组建,旨在通过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交流,实施战略合作,互通信息,良性竞争,共同推进茶叶市场的现代化建设,为振兴中华茶产业,打造中国茶叶市场品牌而共同努力。

中国茶长期面临着“有茶无名”的尴尬。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建立大品牌概念,应该是中国茶打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八:茶银行

台湾嘉义竹崎乡公所辅导的佳露红茶产销班推出“茶银行”,以红茶愈陈愈香的特性,民众购买的红茶可以存放在产销班的茶厂。乡公所估计,3年份的红茶可达每台斤3600元新台币高价,愈陈年价格愈贵。同时,今年年初安化黑茶走进了茶叶收藏者的视野。2010下半年,在湖南一场陈年茶品拍卖会上,一块50年前的湖南黑茶拍出了48万元的高价,投资黑茶就如同握有潜力无限的“茶股票”。

“茶银行”、“茶股票”这些新词汇的出现,说明老茶开始流行,具有收藏性质和价值的茶叶开始成为商人的投资项目。

今日疯涨的黑茶,让人不禁想起前几年被爆炒的普洱茶。2002年,通过一场天价拍卖,普洱开始在茶市崭露头角,此后5年时间里,它创造了一个茶市神话,上演过连茶树叶都要提前预订的疯狂。然而,普洱茶并非所有茶中唯一以“陈”取胜的茶类。近两年,陈年红茶黑茶铁观音逐渐受到市场的追捧,包括安溪铁观音集团等不少知名铁观音茶企,都陆续推出铁观音陈茶产品,推出的陈年铁观音覆盖了5年、8年、10年、15年、20年、28年等几种年限,最高年限的陈茶为30年。而目前市面上的陈年铁观音定价高的甚至达到每斤数万元。“

茶新酒陈的时代已被颠覆?喝陈茶为的是健康还是商家玩的概念?”老茶风“的兴起,或许预示着云茶的崛起。但还应警惕”普洱崩盘“的前车之鉴,收藏老茶应理性为之,不可盲目入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