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经营看好产销联盟
发布时间 2011-06-17 浏览 4822 次
拥有自己的茶园、加工车间,自己销售产品,完全实现了产销一体化。理论上讲,他们可以很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应该经营得很不错。但是由于公司部门庞大,然而管理又跟不上,所以实际情况并不理想。还有一点,因为茶叶是一种经济作物,地方政府都要不同程度地介入。如果和政府的关系处理得当的话就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迅速扩大公司规模。但是,如果政府介入程度过大的话,又将会影响企业发展。

  因此,这类公司应该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加快公司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以便将来既能获得政府的帮助又不会受到地方政府太多的约束。还有就是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只有管理水平上升了,才能保证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

  农户+基地+加工+销售型公司据报道,斯里兰卡的茶园就是采用“公司+基地+茶农”的模式。公司建设基地,茶农管理基地。这样茶农完全和公司联结在一起,他们每月有80美元的固定收入,但是每天必须采18公斤茶叶,然后每多采1公斤得奖金8卢比。国内竹叶青的“品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茶叶产业化发展也是这种模式。新成立的四川嘉竹茶叶有限公司和另一家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四川叙府茶业有限公司走的都是与竹叶青相近相仿的产业化之路。

  这种模式很好地实现了“抓”、“放”相结合的策略。公司把比较繁杂、需要劳动力比较多、但是技术不是很复杂的环节,交给农户管理。这样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可以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而且也减少了企业的负担。虽然茶园交给农户管理了,但是公司可以对农户制定要求,比如可以统一发放化肥和农药,制定茶叶的收购标准等措施,来保证鲜叶的品质。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