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洱茶投资的探讨
发布时间 2012-01-13 浏览 10515 次
原材料还处于较低的价格;第二、由于普洱茶新茶不好喝,品饮价值不大,所以新茶的市场起步价较低。第三、经过07你年的疯狂后,普洱茶价格基本回落到,现经济生活标准水平的最低点,以茶农一天造茶,所卖得钱,跟城里普通最低工资差不多,可以证实这点。

按理说,按上所说,现在的普洱茶很具投资价值,应该很多人投资、但事实是没有人投资,没人敢投资,至少是很少人。为什么呢?分析是几种原因造成的,一,06、07年过度炒作,令很多人亏了钱,被套住;二,07年崩盘后,市场延续炒作的风气,偷换概念继续炒作,不重质量,虚假行为严重,市场缺乏诚信度;三,现在存放的茶,绝大部分,还未转化好,还不好喝,或说品饮价值不高,价值也就没有体现出来,因此,人们也缺乏存放的信心;四,最重要实际没有利好因素,恢复人们因06、07年投资普洱茶,损失惨重的恐惧心理。这点最重要,这种恐惧心理比什么都可怕,有了这种心理,说起想起都怕,更不用说再投资。恐惧会越传越恐惧,有些没经历过的人,听别人说更恐惧,心理暗兴幸,自己没有参与,更不用说他会投资,这后果更严重,一传十,十传百,更没人投资。

我们再来分析具体情况,看看实际上是怎么样的。普洱茶最疯狂炒得最高是06年9月至07年5月这8月的时间,也就是最深套的是这8个月买的茶。05年之前买的茶,现市场价基本比当时进价高出很多,普通最少都有二、三倍左右的利润。虽然现在市场不动,但如果肯低于市场价,套现是不难的。06年1-6月买的茶也可以解套了,6-9月买的茶,现市场价也到了原进价,但要套现还是困难的。07年5月至12月,基本上没什么人买茶,这个可以不做考虑。08、09年产区的原材料跌到最低点,出现茶农不摘茶现象,因为当时茶价低至5、6元一公斤,一天连工钱也赚不到。新茶市场价随之也跌入低点。价格严重低于其价值,严重偏离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08、09年买的普洱茶,可以说是逢低吸纳。10年,春茶时,产区云南遭逢50年一遇的大旱,有的茶树都旱死,茶叶严重失收,大量减产,导致原材料急升一倍多。虽然升了一倍多,如果,了解真实情况的,价格是不高的。第一,09年的原材料价已经跌倒最低点,上说抵不上工钱是最好的证实;第二,那使我们亲身考察见证,茶树由于旱得厉害,发不出芽,茶农一天採不到一斤鲜叶、就算价格升一倍多也抵不上工钱,加上再高也没有,因为没有量。3月15日,我们在老班章,当时整个老班章造出来的古树毛芽茶只有二公斤。茶农说,今天茶价高是高,但量太少,等于是白高。由于07年的恐惧心理还没过,茶价一高,人们就惧慌,以为是07 年的炒作又来,大多不敢买茶。加上消费心理,09年价格那么便宜,10年一下高了那么多,肯定不愿买了。这也可以解释,今年淡静的原因。其实,今年的茶价,是由于量少,供求关系造成,跟炒作没一点关系。到了夏、秋茶,旱情得到缓解,产量也多起来,但还是不到往年产量的一半,价格马上又跌下来了,价格一跌下去,加上量确实少,普洱茶市又不动,其原料被拿去用来造红茶绿茶,这样原料又消耗掉,价格又升上来。所以,今年秋茶的价格已经接近春茶茶价。以往年的经验,秋茶价要比春茶价便宜一半多的。但普洱茶市还是不动。这说明,茶价低到了拿去造其他茶,像红茶绿茶更合算了。揭示了茶价已经跌到最低点,抵不上工钱是最能说明此问题的。普洱茶市也的确跌倒了最低点,是最恐慌的时候。用股市的话说,它的长线年线已经走至最低点,价值严重低估,必定向上走。之前日均线在年线下方运行,之后会穿越年线的上方,在上方运行。用投资大师巴菲特的话说,人人恐惧,我疯狂;人人疯狂,我恐惧。现在正是普洱茶投资的大好机会。

06年9月至07年5月8个月的时间,普洱茶价炒得最高,我们从时间推算,这8个月占2000年至2010年这10年的时间比例,不是很大,可以推算这8个月销售的茶量,占着10年总茶量也不是很大。可知,这几年已经逐步消化这一不利因素,实际上,也基本差不多消化完。现在,最大的问题,只是心理因素,恐惧阴影还在,恐慌心理还没消除,这影响才是最大的、严重的,像上所说。也正因为这种恐惧心理,才令市场停顿下来,如此淡静。但恰好这才给了我们最好的投资机会,按巴菲特所言,这正是大好的机会。但我们并不鼓励,更不主张冲动盲目地投资。巴菲特市场恐惧时,并不是冲动盲目投资,而是认真的仔细研究市场,分析未来经济走向,挖掘价值低估的优质潜力股,进行大胆大量投资,才赢得将来丰厚的回报。不然的话,也照样会赚不到钱,有有风险。普洱茶的投资也一样。

我们再来分析投资普洱茶的风险和机会,这里套用一句话,风险和机会是并存,我们知道风险在哪里,也就知道机会在哪里。我们从质量、价格,时间、年份几个方面说,第一点,先就质量方面说,质量是最重要的,也是关键和基础。普洱茶虽然要先存放,存放到好了才喝。也就是最终都是用来喝的,放是手段,喝是目的。这点要牢记,质量好,好喝才是硬道理,具有品饮价值,才能体现其价值,才会升值。新茶质量好,是存放的关键和基础。质量好的茶底,才会越放越好,放下去会跟茶底不好的品质拉开的距离而且越来越大,也就是好的越放越好,不好的放下去也不会变得太好。近来看到茶论坛有个主题发表说好的茶放7年,给人很大的惊喜,不好的茶,同样放了7年,质量差太远了。普洱茶的品饮价值在存放后体现,它的价值也是在具有品饮价值后,才会体现;才会真正的升值。品饮价值越高,价值就越高。而茶底质量好的新茶,经过存放后,品饮价值才会高,升值才高。反过来说,茶底质量不好的新茶,存放后,品饮价值不会太高,升值就不会太高。质量好的新茶,价肯定高,质量不好的新茶,可能会价低。很多人普遍只论价格,没考虑质量,这是个误区,普洱茶真正的价值在存放后体现。升值大应该是质量好的茶。上说,也就是升值高低的问题,只是日后赚多赚少的问题,还不存在着风险。但如果,买了质量差,造工不好,又是借概念而价高的普洱茶,甚至不是用云南产区的原料造的假普洱茶,就有风险了,因为这些茶可能经过存放,都没有变化,不但不会变好,还越变越垃圾。日后,不但没有品饮价值,甚至是不能喝。不能喝的茶当然就没有价值了,买的时候要钱,后来变得没有价值,肯定是亏本,血本无归了。所以,要投资普洱茶,还是要学习、钻研的,特别是经营茶店的老板。(详见《普洱茶的销售》一文)。俗话说,不熟不做,做任何投资,如果你完全不懂,抱着侥幸心理,大概成功的机会是很少的,茶友如果想投资,第一,自己多少要懂一点。第二,要找诚信的茶店买。你多少懂一点,多少有学习,研究,才有机会,找到诚信的茶店,或说才知道该茶店是否诚信,才知道茶店老板有没有忽悠你。这样,自己的投资才会有保险。

第二点,再从价格方面说,质量好的茶,价格必定高。但价格高的茶,质量不必一定就好。质量好的茶,原材料和造工一定要好,好的原材料和造工价格一定高。买到质量好但价格高的新茶,是没有问题,可能买的时候觉得贵,但之后就不贵的,因为,好的原料量总是少的,不但不会跌价还会不断升价。不但没有问题,而且升值空间大,日后的回报也大。因为,按上说,普洱茶的价值是在存放后体现的。质好的茶,陈放后,品饮价值肯定高,价值也就大,升值也大。有问题的是,那些价格高,质量不好的茶,就是不求质量,假借概念,又赚十倍利润不止的茶。什么长征饼、奥运饼、亚运饼,等等之类的茶。其茶底不好,日后变化不会有多好。没有多大的品饮价值,其价值就不会高。又赚了十倍不止的利润,价格远大于其价值。还有用台地茶造的假“古树茶”,价值是台地茶的价值,价格是按十几,二十倍的古树茶价格卖。买了这些茶就必有风险,可能会亏本了。质量和价格相对称低价格真正的普洱茶,是没有什么风险的,日后肯定会升值,因为普洱茶经过陈放,会变得好喝的。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关于质量和价格相称的问题,有一点要特别说的,可以令投资者更清晰实在地衡量。普洱茶的价值,就是撒面、盖底、心茶,和一口料压茶的问题,过去的普洱茶,为了成本,和原材料全面,恰当的使用,和压出来的型茶成品好看,都分面茶和心茶,也就是样子好看,级别高的茶,用来撒面,这样做出来的饼,沱就好看,样子不好看,级别低的茶,放在中间,这样可以降底成本,把所有的料的用上用好。降低成本,增加消费适应市场。过去,一沱茶几毛钱,一饼茶1.2块钱,这样压茶是没有问题的;过去是计划经济的年代,物资短缺,但现在是有问题的,而且是很大的问题,是诚信的问题。面料跟心料的质量和价格都是相差很大的。撒面、盖底的茶,跟心面一致一口料的茶,质量和成本相差是很大的。撒面、盖底的茶,如果按一口料的茶价格买卖是不合理的。所以,投资者要特别注意这点,注意到这点买茶投资,才不至于在这方面虚高和吃亏,才会更实在。

第三点,接着从时间,年份方面说,05年之前造的茶,应该大多数还是延习传统,中规中矩、特别好、特别差的茶不多。只要仓储干净,没湿过仓,没受潮,没吸到杂味的茶,质量是安全的。这些茶经过5年以上的陈放,有些已经变得好喝,可以现饮了,可以现实试到效果好不好;更经过5年以上的人事变化,经济沧桑的洗礼,质量不好,仓储不好,市场泡沫的风险,别人已经承担。加上现在普洱茶市低迷,价格不高。这些茶是可以考虑投资。而且可以欣赏普洱茶5年以上纯干仓陈放的成果,一路感受着5年以上茶的变化,一路看着它升值,这是一条捷径,一件美事乐事,也是一个绝好的机会。06、07年选的茶就不敢恭维了,那里疯狂炒作,只要数量,不用质量,加上价格炒得天高。论质量,价格都是不适宜投资的。最好是少考虑,不考虑。08、09年,以价格低的茶最多,也有借假概念炒作的茶,也有少部分造高质量的茶。10年,由于产量少价格低的茶不多;还有借假概念炒作的茶,而且以这部分为主居多;也有少部分造高品质的茶。08-10年的茶,可以谨慎考虑投资,但必须以一、二点为前提,才能投资。08-10年的茶,由于普洱茶市处于低谷期新茶开盘走步价到现在为止没升多少,有些甚至没升过,这也是一个机会。但这几年市场严重不诚信,虚假现象严重。也是一个风险。所以,考虑投资这几年的茶,掌握一、二点尤为重要。

如果,要放眼11年的人,有些人还是喜欢买新茶投资,象股市, 有些人就喜欢买新股的。现在就要多做功课,多了解普洱,多了解行情,多了解茶店铺,多了解茶老板的诚信度。俗话说,不打没有准备的仗,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到明年春茶,新茶开市才不会错过机会,才能把握好机会。往往好的机会,都是稍纵即逝,越好的机会,就越容易错过的,越难把握。再说股市,也不一定新股升得快,有些优质的旧股升得更快,这是曾经股市的人都知道,我们只是股市作个比喻,当然茶市跟股市区别是很大的。茶市更实在,更容易把握,要说跟股市比,茶市起码有实物,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可以试得到。相比之下股市就虑得多了。股市还不是经常跌,但现在股民成熟多了,习惯多了,恐惧心理也少多了。至少茶市不会经常跟。股市是风云变幻,难以触摸的。茶市里可以把握的。认真学习是可以掌握的。茶不仅只是日常饮品,人人都可以喝,人人都可以试,要说,要了解某上市公司的具体、真实情况是很难的,不容易做到的,但要了解某个普洱茶是不难,只要你去到茶市场,茶店老板还热情招呼你,拿该茶给你看,泡给你试喝。你询问行情,还涛涛不断地给你说。可能其行业,也难以找到这样的好事。这可以说这是茶客投资的得天独厚。

但这还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现在是大好的时机,从上说已经可知。还有中国经济快速高增长,各行各业,各商品都在增长,唯有普洱茶这几年没有增长,还跌下低谷,跌到最低点。这是在大经济环境下,普洱茶值得投资的因素。还有普洱茶这几年造成自身的环境,奠定了大好的基础和自身的特性。更是一个大好的机会。从2000年左右,市场开始提出普洱茶越陈越香,并提出“陈香”的概念,2000年—03年人们还徘徊在干、湿 之间的“陈香” 03年后,纯干仓的“陈香”被市场逐步确立下来,这是突破性、伟大的转折,这令普洱茶将来走上正轨,出极高品质的茶品,走向辉煌,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因为只有纯干仓陈放的普洱茶 ,才卫生 ,滋味,真正出陈香,令人 陶醉,令人神往。才具极高的品饮价值。假如,选择了湿仓存放,普洱茶是不可能出很高品质的茶品的。而事实湿仓存在了几十年,不但没有发扬光大,反而,渐渐被市场否定,是可证实此点。市场认识和认可了纯干仓,普洱茶才开始繁荣。足可证实纯干仓的重要性,不可取代性、正确性。 只不过 06、07年的炒作,另一方面小部分过于贪婪,市场是不具备,纯干仓普洱茶陈香的,物质基础的,所以才造成崩盘。并且是“陈香”的问题,搞不清这个问题,普洱茶还要走弯路。(详见《普洱茶的陈香》一文) 。但现在,已经慢慢具备,逐步形成这样的基础,2000年后人们已经开始正式地有意识,纯干仓陈放普洱茶,到了05年纯干仓陈放的茶就开始多起来,2000年 左右的纯干仓茶品,人们不太难品试到,起码没有88青饼难,05年的就更容易,也就是普洱茶“陈香”的物质基础,已慢慢地逐步形成,“陈香”再也不是一个虚概念,它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可以试,可以经验的。而且大多数人,普通人都可以经验,体验到,纯干仓陈放普洱茶,确实是越放越好的。普洱茶的陈香,会被人们重新发现,重新体现它的价值,而且现在人们是真的可以实现的感受到,陈放普洱茶的好。不过,现在的“陈香”已经不同于,以前的“陈香”,用海格尔的话说;是已经经过了否定之否定,已经是质的飞跃。成为了新一代的“陈香”,这新一代的“陈香”,是更正道的,更清晰的,更迷人,而且是人人可感的陈香。所以,普洱茶的陈香,越陈越香,越放越好,必定会被人们所认识,认同,必定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认同,也必须会大放异彩的,到时,普洱茶的价值会进一步体现出来,所以升值是可以预期的。普洱茶有上说之投资价值,又处于低点,所以现在是个投资普洱茶大好的时机。

我们上所说,虽然不可以马上改变淡静的普洱茶市,但至少可以多少减少一些恐惧心理,尤其是不明真相,没亲身经验过途听旁说的恐惧心理;多少可以使人对这几年普洱茶的情况有清晰一点了解,多少给人投资普洱与否,怎么投资提供一些考思。这样多少会给现在淡静的普洱茶市一些正面的信息。市场较好都是由一些正面的信息开始的,正面的信息会让人恢复信心的,正面的信息和信心都是很重要的,让我们重新竖立起对普洱茶的信心,共同为普洱的发展,早日走上正确之路一起努力,坚信普洱茶明天会更好,美好的将来不会太遥远。我们今天的努力和耕耘,就是明天的回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