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有机茶路十年不变 带众乡亲富一往情深
发布时间 2012-02-02 浏览 6266 次
个细节,对于每一泡茶泡上三五道后,茶艺女孩本想倒去,可都被他回绝了:“这还能喝。”这看得出余泽钦的“惜茶”本色。

借助生态优势,他将有机茶核心基地建在岩茶中心——天心村。现在他的530多亩有机茶核心基地,时常可见到他往返的身影。很多人在茶叶的制作上下功夫,而他却将工夫花在茶叶源头种植上。他的茶园选择在没有尘土污染、没有汽车尾气、空气清鲜、雾水充沛、土壤成分经pH质检测后适合种植茶叶的地块,用茶叶有机肥进行开沟施肥,并严格从茶园到茶杯实现全程自我监控的封闭式管理,让茶叶从茶园香到茶杯。

2000年,“有效微生菌有机种植技术”培训班在漳州举办,余泽钦有幸结识了授课的台湾教授刘启祯。在中国有机认证体系还未健全的当时,余泽钦就认定有机生物技术必然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这一先进理念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2004年起,余泽钦和世纪阳光集团的农业专家小组跑遍了武夷山的上百个村,对600多处适宜种茶的山地,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土壤数据调查,获得了近万个数据。如今,这个数据库是武夷山目前最完整的土壤数据库,这就让他获取了开发有机茶的科技法宝。

这栋小楼是余总“送”的

余泽钦是武夷山农民的孩子,土生土长的武夷山人。他深知:“不少茶农种茶缺乏理论和方向定位,只局限于卖茶青,对有机概念模糊,更不用说花钱施有机肥了。”

当年当他将自己仅有的积蓄全部投入有机茶事业时,朋友都说他傻。2000年“世纪阳光”建立了56亩生态茶园,这是武夷山最早的外商独资茶企之一。为了让茶农眼见为实,消除疑虑,2003年,他的公司出品的“仙盅”牌有机肉桂荣获厦门茶博会最高奖——“四星级茶王”,在武夷山茶界轰动不小。从此,有机茶意识开始深入茶农。

五年来,余泽钦定点联系10位农户作为无偿帮扶对象,帮助他们从卖毛茶到实现自主加工茶叶,发展有机茶品牌。茶农李福祖从前以卖毛茶为主,在实现这一转变后,每年收益增加了5倍。一位茶农吐露:“我家的这栋小楼就是余总‘送’的。”

自2000年以来,余泽钦先是想方设法提高茶农有机茶意识,后带动茶农走有机茶路线,最终带动茶农共同致富。截至目前,武夷山已有50%%以上茶农朝着有机茶方向发展,已获认证的有机生态茶园达万亩以上,而钦品茶业公司的雇员90%%是农民。在武夷山,提起有机茶“领头羊”余泽钦,茶农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个70后小伙子有悟性,会干事!

作者:周小丽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