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白茶第一镇“浙江
下一主题:陈铎出镜音乐电视艺术
以我的经验和视角来看,“盲式茶文化”的核心在于“盲”字,这是概念的灵魂之处。但是,这个“盲”不是通常所说的“看不见东西”,也不是“对事物不能辨认”,而是一种非常高远的境界,即:“眼盲”但是“心不盲”。
如何来理解呢?
“眼盲”,指的是对待茶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物质表现形式应该看淡,甚至是“视而不见”,达到“盲”的境界;而对于茶文化的精神载体和精神表现形式应该是心如明镜,一切尽在眼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的人心极度浮躁,不注重茶叶的物理功效,不注重内心的修炼,不注重精神的陶冶,过度追求物欲,就连茶叶说明书、茶叶包装都要搞得极度奢华,喧宾夺主,这种过度看重物质载体的茶文化自然是要摒弃的。所以,我们要“眼盲”,不要去重视物质载体之类的虚浮茶文化。
茶叶本来是净化心灵的,是要提升人们灵魂的,而不是要助长攀比之风的,也不是助推浮华之风的,例如,我们很高兴看到,安吉白茶领导品牌世外茗源提出茶叶要满足身心灵的三重需求,就是一个很好的目标。所以,“盲式茶文化”的关键在于“心不盲”,即,心灵要干净,心灵要清晰,要知道善恶对错,要知晓人生价值,要洞悉人生追求。
“眼盲心不盲”,这是“盲式茶文化”的关键,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关键。否则,我们就忽略了“盲式茶文化”的真实含义,违背了谢付亮先生提出“盲式茶文化”的初衷,同时也忽略了几千年来的茶文化的真实含义。(朱晓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