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福建开展战略联盟等举
下一主题:今春山东茶减产涨价几
关键要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国内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兼具的原生态茶区,贵州是全国最适宜种茶的区域之一。尽管拥有283万亩的茶园总面积已跃居全国第四,其中绿茶种植面积全国第二,但其茶产业仍存在着有茶资源,无茶优势;有茶叶,无茶业的尴尬。
三、直击软肋:优质品种缺乏、规范化种植基地不足才是贵州茶产业发展的软肋。长期从事茶叶种植研究和销售的贵州省浙江总商会副会长王斌认为,贵州茶叶品种资源丰富,但是育种发展慢。若干年来少有自己培育的新品种,仅有几个品种也不是贵州研发的,主栽品种仍靠外地引进,这对茶产业申请自主知识产权极为不利。而其他地区培育的新品种因缺乏及时研究、跟踪、引进,多数也只能在低端品种、老品种上做文章。据了解,2007年以来,贵州省利用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3.25亿元,各级政府及民间累计投入资金20亿元,良种茶园每年以50万亩速度递增,茶园面积已从2006年的102万亩增至目前283万亩,占全国每年新增100万亩茶园的一半,有机茶园面积全国第二,茶园总面积跃居全国第四,预计到明年,该省将成为国内绿茶面积最大的省。而在茶区茶园面积有所增大的同时仍面临一些问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茶园已老化,每亩产值不到2000元;有的新建茶园还在种植产值低的老品种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