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茶、十里香茶、宜良宝洪茶齐列昆明历史名茶“三姊妹”。随着太华茶、十里香茶的濒临灭绝,宜良宝洪茶如今也岌岌可危。虽然宝洪茶是目前昆明历史名茶中仍在延续生产的一个高级品种,但近年来由于茶园面积锐减等原因,导致产量十分低下,发展和生存形势不容乐观。
土著茶绵延1200年
记者专访宜良宝洪茶厂老厂长张文彬,40年致力于宝洪茶研究的他对宝洪茶感情深厚。张文彬说:“宝洪茶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曾经最高种植记录达6500亩,年产量达100多吨,在滇南、滇东久负盛名。早在1932年,就作为云南省茶类土特产品的唯一代表,被送选参加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成名甚至早于普洱。1980年被评为‘云南省绿茶品质第一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并被《中国茶经》收录为中国名优茶”。
张文彬说,宝洪茶是小叶种茶,在云南这方以大叶种茶唱主角的“舞台”,算是个性独特的“异类”。宝洪茶萌发力强,芽头肥壮,白毫丰满,成茶香气高锐持久。最为神奇的是,这种土著茶鲜叶采下一两小时后就开始散发花香,此香绵绵不断,炒制后仍然不减。如果这样的好茶真的消亡,那就太可惜了。
“屋内炒茶院外香,院内炒茶过路香,一人泡茶满屋香”,歌谣里传颂的正是香遍四村八寨的宝洪茶。关于宝洪茶的来历众说纷纭,大多数说法称发源于云南本土,也有部分人说最早引种于福建、浙江,目前尚无定论,这也让宝洪茶的“身世”多了几分神秘色彩。
马帮贡茶接力重振
今年6月,云南马帮贡茶有限公司正式“接手”宜良宝洪茶厂,如今一直力图重振宝洪茶雄风。马帮贡茶董事长苏天水对记者说,自己希望将宝洪茶生产加工形成产业链,通过“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加工工艺并做到“量大质优”,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真正迎来宝洪茶产业的强势回归,重铸这张久违的昆明“茶文化名片”。
苏天水还说:“原来宝洪茶多是粗放传统的种植方式,再加上存在集散种植户较多、鲜叶品质参差不齐、加工较为落后等问题,所以产量一直不高,价格也不稳定。为提升明年产量,茶厂已购买50吨有机肥灌溉茶园。明年如不出意外,宝洪茶年产量有望恢复到5吨水平,这对于该历史名茶的保护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刘益成坦言,宝洪茶无论从历史、内涵、品质都优于龙井茶,长期以来主要是产值、加工落后等导致了现在的“落寞”。关键应加强宝洪茶园环境保护,大力发展有机茶,扩大种植面积,加强精加工并形成产业化规模。他透露,协会计划明年筹备“宝洪茶春茶开采节”及相关科研项目,加大力度保护古老宝洪茶,进一步提高文化知名度,让更多市民知道昆明宝洪茶是不逊于浙江龙井的千年名茶。(廖晶蓉 肖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