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营销篇
《乌龙小子》是动漫艺术向茶产业掘金的开山之作。对动漫这个本属于文化领域的行业来说,文化本身就是它的营销内容,文化营销可以说是“本色演出”。而作为茶产业专业媒体,我们最终关心的是茶行业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理念上的启迪和实践上的借鉴。茶产业借助动漫何尝不能开辟文化营销的新时代呢?
这是一个行业的突破!毕竟平时在电视上还是很少看到专门说茶的节目,这部《乌龙小子》虽然是动画片,但这是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和思路传播茶业的信息,只要你把自己推销出去,让大家认识你了,就会有影响,就会有相应的反馈回报。
动画片的名字叫《乌龙小子》,乌龙茶产于福建,这势必会对乌龙茶这一茶类和福建茶业产生影响。除了行业内的人们,其实大部分业外人分不清六大茶类,更说不清这几类茶中又包括什么茶。这部动画主要介绍乌龙茶,可以澄清人们对乌龙茶的模糊概念,而且还能对福建的茶叶有一些了解,知道这个省份原来是个很有市场的产茶大省,都有哪些名茶,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刺激消费。
我们希望这样的作品越来越多。拍乌龙茶只是第一步,日后可以再以其他茶类做题材,逐步地再用文化带动经济,这种理想极有可能成为现实。
从文化角度上看,这个创意不错,对茶文化会起到宣传、推广和普及的作用。而我们首要做的就是让大家了解茶文化,这就需要我们在推广上下功夫。然而推广也需要技巧,不能固守以书育人的老观念,换上鲜艳的方式也许更能摄人眼球,动画就不错。
观众看过这部动画片后,对茶文化,或者是茶叶知识的认知程度会有加深。以动画的形式,在轻松愉快的观看中,知道福建产茶,有一种茶类叫乌龙茶。作为一个少儿栏目,能有意图宣传茶文化,是值得赞赏和鼓励的。
大家都知道美国制作了一部电影《功夫熊猫》,功夫和熊猫这两个文化符号都是中国的,却是被美国当做素材。原因还要归咎到我们缺乏推广、推销意识。同理,茶这个中国符号我们也要牢牢把握、好好发掘。如何开始呢?还是从宣传做起。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能一步到位,那就从小开始。
这部动画可以算是中国首部以动画形式诠释茶文化的科普类影视教材,是传播茶文化、茶知识方式的创新。茶学让那么小的孩子去理解本身就不容易,但是这部动画把知识揉进新鲜活泼的形象里,那样孩子就好懂了,最起码能稍微突破一下起初他们对茶那种模糊的概念。
市场反响篇
不论是主创方的理念和创作,还是茶行业的期待和希望,都通过《乌龙小子》集中体现了出来。但到底这个“小子”有多大能耐?能不能实现创作的初衷、营销的目标?最终都要看市场,也就是受众对它的评价。
宋向和(福建三和茶业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用全新的形式影响孩子是吸引茶企投资的根本原因
三和茶业公司对此次投资很满意。毕竟这是全球首部的茶文化动画片,而且主题又是福建的乌龙茶,无论是出于行业还是乡情,都应该大力支持。
最初听时代华奥说动画创意的时候,三和茶业就觉得很有意义。这部动画肯定是会带动茶文化推广。茶文化的普及现在也只处于摸索期,具体怎么做才能有好的效果,让大众尤其是年轻人认可,总要敢于尝试。《乌龙小子》被拍成动画片,比起文字有了更加生动的形象,从客观上能够吸引孩子,作为一种全新的形式也会吸引茶人关注,当然它还没有达到最好,但以后会一部赛过一部,在传播茶知识、传承茶文化上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原定播出时间是在今年的大年二十八,结果后来因故调到了正月初八,错过了寒假,再加上每天下午四点半的播出时间稍早,确实会对收看有一些影响。不过三和茶业号召员工并且让员工动员家属一起收看,据说反映不错,大家都说越看越喜欢,还出了系列的图书和周边产品。这部动画一定会对福建茶业或者是全国茶经济起到推动作用,但是关键还得看茶企和茶商的理念够不够新。如果能体会到这部动画的最终目的,知道制作方是用一种轻松快乐的方式去做茶、说茶,那么茶企和茶商一定会支持。三和茶业对这部动画片的影响和效果充满信心。
茶周刊:在校园和茶商中激起多层浪花
本刊在北京市朝阳区于家围小学随意从四、五两个年级抽取了三个班进行《乌龙小子》的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53位学生中,有17位表示没有看过,但都称现在知道了感觉应该很有趣,很愿意以后收看。其余看过的同学表示:收看原因是认为可以增长茶学知识、丰富生活、调节忙碌的学习。其中一位来自福建的同学,说他每天都会看这部动漫,尤其当知道是福建制作的以后,更表示要多多支持家乡的作品。记者同样也咨询了三位班主任老师,虽然他们并没有看过,但是通过节目内容的介绍,都说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动漫。
本刊还对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小学进行了走访调查。该校锦武嘉业茶文化推广中心西什库小学少儿茶文化班,老师不久前组织学生写过《乌龙小子》观后感。记者从同学们的评说中得知大家收获的不仅有茶学知识,还领悟到了更深层的收获哲理:曹茜同学认为动漫中有首歌的歌词写得好,尤其是其中一句“以茶会友,情意长”,让她深深体会到茶可以是牵动友情的纽带。王傲霏同学说,乌龙和他的伙伴历尽艰辛后领悟到茶道的真谛,而他也从中感受到了中国茶道“俭、清、和、静”的精神。
记者还对一些茶企业家进行了调查,大部分被采访到的茶商表示没有听说过这部动漫,但是在得知后会考虑关注或让自己的孩子收看。一位做黑茶的茶商说听说过,但不知道具体播放时间,所以错过了观看。当问到对这种宣传茶叶知识和茶文化方式的看法时,茶企业家一致认为这种做法很好,把声音传播出去总比没有声音好,而且觉得把受众对象定位在孩子身上是不错的设定,因为孩子的好奇心强,他们肯定是不懂茶的那一类人,但是看到这些一定愿意去琢磨,这样就起到了推动作用。
蒋同(和君咨询集团专家):
中国茶行业的营销“微力”在集聚
作为一名行走在中国茶产业营销一线的实践者,和君咨询的蒋同在观完《乌龙小子》精彩片段的同时,无形中也感受到了中国茶业的营销“微力”在集聚。
何为“微力”?中国茶人开始致力于中国茶业的新兴营销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这股力量虽然暂时还较弱,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给这个相对落后、闭塞的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微力”一是来自文化营销。近年来,茶业竞争异常激烈,在经历了广告战、包装战、促销战之后,文化营销悄然成为茶业营销的一把利器和全新的市场营销理念。文化营销是以文化分析为基础,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为目的,为实现企业组织目标而营造、实施、保持的文化渗透过程。文化营销必须高度重视研究产品的文化含量、精神品位和文化价值、审美效能,使产品有性格、有情感、有品味、有精神价值、有文化感染力……以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高层次需要。而茶的本质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历史与文化。《乌龙小子》这部动漫从始至终都以茶为主题,以茶文化贯穿片子,生动轻松地诠释了中国的茶文化,真正地将茶文化营销融入到百姓生活中,特别是新一代小茶迷的生活中。“微力”二是来自跨界营销,回顾近些年中国茶业的发展,从碧生源减肥茶、常润茶到轰轰烈烈的信阳红风暴的市场运作,人们不难想到一个词“跨界营销”。倘若说这些是中国茶产业跨界营销的“初体验”,那么此次的《乌龙小子》则是与该营销理念的“亲密接触”。“跨界”是让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给品牌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跨界”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方式的融合。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崛起,各种新思潮唤醒了沉睡的中国茶业。“茶醒了,发芽了。”这句来自《乌龙小子》的话语点醒中国茶业。
2012年中国茶业将继续迎来新的发展,我们共同期待这股“微力”能爆发出更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