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缔造新派红茶--“信
下一主题:企业热 资本冷
再次是产品质量较低。由于信息上的闭塞,我国茶农在生产过程中并未注意到市场的需求变换,仍是沿袭化肥或喷打农药的方法来提高茶叶的产量,进而导致茶叶不达标而出现难以出口的困境,同时也对环境承载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和影响。
专家们还指出,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目前仍没有在国际上能叫得响的茶品牌。虽然有龙井、乌龙、毛峰等数百种名优茶,但实际上是“有名茶而无名牌”,茶叶品牌建设远远落后于国际市场水平。目前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基本上是中低端为主,茶叶也多以产地和茶商为名,缺少像“立顿红茶”一样的全球知名品牌。
--低碳、有机、品牌,以新思路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专家们认为,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在生产过程中能源和化学物质的投入随之加大,导致碳排放量增多。据联合国粮食组织2009年调查报告显示,全是农用地释放出的温室气体相当于约150亿吨的二氧化碳,超过全球人为气体排放量的30%。因此,寻求低能耗、低排碳的农业生产方式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
在问及我国茶产业前景方向时,陈宗懋院士回答说:“低碳茶业将是我国茶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低碳茶业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模式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达到茶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专家建议可推广以下措施来全面推进“低碳茶业”:
一是增强茶园土壤碳固定技术。采用铺草覆盖、套作绿肥、保持一定程度的地表杂草等技术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侵蚀。据中国农科院产业研究所研究员阮建云介绍,大力推广套作模式,在茶园中实行不与茶树争肥、争水,无共生病虫的林-茶、果-茶套作,推广鸡-沼-茶、茶-草-畜等模式,能有效减排碳量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