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茶产业需要什么样的智慧
茶在人类智慧之光照耀下,越来越生机勃勃。今后,茶产业需要在茶智慧的陪伴下,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同时,就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在生产加工阶段,科技智慧对茶产业的拉动作用相对大些;在流通消费阶段,则是文化智慧对茶产业的拉动要大些。
因此,陆尧认为,目前,茶产业更需要文化智慧、管理智慧和营销智慧,更需要学者型领导、知本家型企业家和有文化品位的员工。当然,也就更需要有一定高度和责任感、比较清廉、熟悉有关产业政策和实际运作的思想库、智囊团,更需要像老舍先生、余秋雨先生、阮浩耕先生、蔡荣章先生、郑启吾先生等那样说茶,像王旭烽女士那样创作《茶人三部曲》,像胡明方先生那样策划运作“瑞贡京城马帮进京”,像邵长泉先生那样策划运作“武夷山儒释道论茶”和中国茶国家队(胡晓剑先生创意)那样策划运作“中国世博十大名茶”。
三、怎样表现茶智慧
在“皇帝女儿也愁嫁”的竞争环境中,如何强化茶产业的文化元素?如何运用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泡好茶、说好茶、卖好茶?
第一,茶产业要确立市场导向型发展战略,明确“文化兴茶消费先行”发展思路。一要促进茶产业升级,完善茶产业结构,加大茶产业内部第三产业的比重,鼓励多开茶馆茶庄,奖励茶产品营销大户。二要加大茶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力度,加快茶产品从农产品向营养保健品的转化,使茶产品好看、好喝、好拿,提高白领阶层茶消费的份额。三要推动茶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帮助茶农获得更多实惠,促进茶产业关联效益的稳步提高。
第二,在茶智慧普及与提高中,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茶文化积累、梳理与储备要丰厚、扎实、细致。同时,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加强创新。要从体制、机制、结构、观念、资金、人才等各方面,为茶产业整体创新开绿灯,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
第三,实施“大道从简,生动形象”的茶文化宣传与营销策略。2011年第六届元宵茶会上,福建省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兴华先生“一见钟情铁观音,似水柔情金骏眉,日久生情老白茶” 的一番形容,使听众朋友们笑意盎然,印象深刻。联想到“喝茶有益有大益”、“农夫山泉有点甜”、“竹叶青平常心”等广告语,具有深刻的穿透力和影响力,已经成为茶产业学习借鉴的典范。
多年来,中国社科院茶研中心也在茶文化宣传与服务营销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为了让茶产业一线员工听得懂、用得上,我们总结了55种茶产品促销方法、50个反映文化品位的服务细节、125种服务营销应变技能,提出了“人不吃饭活不了,不喝茶活不好”、“茶艺馆—淑女绅士的摇篮”、“茶把健康与美丽带给您”、“中日茶道师生说”、“茶文化教育三元结构”、“茶产品哑铃型价格结构”、“茶是社会进步的润滑剂”等配合茶产业宣传、营销、培养消费市场的新说法,制订了《迎宾岗位责任制》、《店长职责》、《奖惩条例》等一套共20个管理制度,受到使用单位好评。
龙年新春伊始,陆尧愿与中国社科院茶研中心专家委员会同仁们一起,继承革命传统,以“用心事茶,智慧报国”为己任,优势互补,积小智为大智,打造中国茶产业智囊团,继续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优质智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