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普洱茶行业进入复苏期
下一主题:云普洱茶该“喝”不应
普洱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坐上价格“过山车”开始疯狂的。
普洱茶回归理性
普洱茶经营者们回忆,2007年3月后,普洱茶市场风云突变、身价狂跌,如著名的“大益8242”价格曾经飙升至每件2.1万元,但下半年就算标出8000元的成本价还是无人问津;一直坚挺的西双版纳老班章毛料茶也从1250元跌到800元;5月后更是全线下挫,如2006年下关甲级沱茶从每公斤400元降至210元,跌幅近一半…… 2007年下半年以来,云南普洱茶坠入谷底,身价普遍缩水30%至50%;业内的估算是,普洱茶市场迄今“蒸发”了300多亿元,普洱茶业一头跌入“冰河期”。
普洱茶的经济价值被抬升到古董的程度,当普洱茶的保健功用被夸大到无所不能的境界,必然成为这个茶叶品种无法承受之重。
云南几大著名茶企业的相继沦陷,面对疯狂的普洱茶现象,人们开始反思这场危局。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主要是普洱茶产业品牌建设,文化体系建设和产品标准杂乱无章等自身原因。
云南省普洱市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是茶马古道的源头。普洱茶历史源远流长,普洱市也因茶而兴、因茶而名、因茶而荣,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核心原产地和集散地。
普洱市委常委、副市长盛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今后一段时间,普洱茶产业将以科技资源为依托,加大功效应用基础研究的力度,推进生产标准化、数字化和工业化,建立符合国家标准以及国际质量标准的普洱茶生产和质量监督体系,并引进企业、资金,加快普洱茶产业的大工业进程,以此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茶产业质的飞跃。
盛军告诉记者,普洱茶产业将向品牌化建设,规模化经营,功效化研究,标准化生产,国际化拓展等方向发展,遵循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真正回归到培育产业发展的理性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