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也发表相关意见指出,《报告》中的检测结果未经我国法定检测机构复检,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声明对该《报告》没有将检测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比对,造成社会各界对检测结果误读,以及把“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概念混淆,引发茶叶消费恐慌的做法表示不理解。针对该《报告》发布的抽查检测结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表示第一时间要求各相关企业进行认真自查。同时,协会严格对照国家标准GB26130—2010《食品中百草枯等5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后发现,此次“绿色和平”发布的《报告》中检测的茶叶样品对照现有的指标规定,全部符合国家标准。声明强调,其将邀请相关机构和专家做进一步调查、分析,并将及时公布相关结果。
报告引发诸多争论
业界称其存在片面性
据悉,绿色和平分别于2011年12月和2012年1月随机购买了吴裕泰、张一元、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天福茗茶、日春股份公司、峨眉山竹叶青、御茶园、海南农垦白沙绿茶、八马茶业9家公司的18份茶叶样品并送检。结果显示,每份样品至少含3种农药残留,其中6份含10种以上农药残留。该报告发布后引发诸多争议。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提供的文件显示,绿色和平公布的检测数据在国家关于茶叶检测数据的标准范围之内。其以噻嗪酮为例进一步解释说,如按照国内的标准,噻嗪酮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0mg/kg,最严格的欧盟对此的最大限量设定为0.05mg/kg,而中茶******茶在该项目上检出的含量实际上全都达标,只有0.02mg/kg。
“按照国家标准最大限度来看,我们承认数据没有超标,但是按照欧盟的标准,有多个样品的数据是肯定超标的。”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王婧强调,这次总共检出29种农药,其中4种有国家标准。
“我个人认为这个环保组织发布这样的检测报告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接受采访时认为,这个检测是一个抽查,该环保组织并没有针对一个标准来评估这个检测结果,轻率地将报告发布出来会造成大家对行业的误解,对整个行业的杀伤力很大。
据吴锡端介绍,绿色和平报告中涉及的几家企业都是目前行业比较优秀的,产品批批送检。报告中提到的所谓农残问题,根据我们国家的标准来看是不超标的。不能拿欧盟标准来衡量,因为欧盟标准是比较苛刻的,是个技术壁垒性的标准。
据悉,目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已经邀请了我国茶叶界的首位院士、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会议主席陈宗懋,将对该报告进行评估,结果有望近期出炉。备受关注的是,在相关部门近几年的抽检中,并未发现张一元、吴裕泰、八马茶业等品牌产品不合格现象。而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检中,“立顿”相关产品曾被曝光稀土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