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选手来自全国各地,除深情演唱茶歌之外,还需回答相关茶知识,活动现场还展示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茶礼、茶俗、茶歌、茶话、茶史以及特有的茶艺茶道表演。悠扬茶歌佐以曼妙茶艺,引来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欢呼不断。
本次大赛特邀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沛东,中国音协副秘书长韩新安、中国歌剧舞剧院民乐团团长崔静等国内一流音乐家担任评委。
最终,来自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袁双洋以一首气势雄浑的《挑担茶叶上北京》博得满堂喝彩,评委给予了一致好评,最终摘得金奖桂冠,捧走了10万元大奖。
比赛还角逐出了银奖2名、铜奖3名和优胜奖4名,奖金分别为5万元、1万元和5000元。
金茶浓烈馥郁香拍卖所得捐助弱势群体
除茶歌比赛外,公布“斗茶”结果也成为活动的一大悬念,作为古丈县历年茶文化节的“保留节目”,金、银茶王的评比已经成为民众心中的一个期待习惯。
本次茶文化节还特意邀请到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施兆鹏等茶叶界资深专家对古丈各乡镇茶叶产区的200余件参评样茶进行品评,经过前几日的仔细筛选、品评,最终评出金茶王1名,银茶王5名,制茶大师20名。金茶王由古丈县双溪乡蔡家河村村民向仍坤夺得。同时,还现场举行了金、银茶王的拍卖,其中金茶王生产的500克茶叶被拍到18.8万元,此笔资金将与银茶王拍卖所得一起用于资助古丈县的弱势群体。
近年来,中共古丈县委、古丈县人民政府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兴县、绿色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品牌效应和产业效益都得以提升,基本产业链条也已成型,全县茶产品加工开始向龙头、大户集中,逐渐形成了“茶农销售靠大户(卖鲜叶),大户销售靠企业(送初制品),企业销售靠网络”的良性循环机制,基本实现了产品质量标准区域化的统一。部分茶产品已出口到欧盟、摩洛哥、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全县茶叶总面积已达11.81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4.6万亩),茶叶生产加工总量达2509吨,实现产值1.64亿元,建成绿色食品茶叶基地2万亩,有机茶基地2000亩,全县茶园已实现了无公害化,实现了农业人口“人均1亩茶”的奋斗目标。有注册茶叶开发、销售企业55家(其中2家企业取得了自营出口权,15家企业办理了QS认证),个体经营户40户,有茶叶合作社、茶叶协会等协会组织31个。建立茶叶专业村组65个,发展种植大户280户。古丈毛尖品牌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牌”、“湖南省消费者购买首选品牌”,2007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12月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 2010第八届国际名茶评比获得金奖;入选湖南十大茶品牌。2011年,“古丈毛尖”荣膺“中国驰名商标”。今日,茶叶产业已成为古丈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山水美景宜人自得红石林坐拥“中国唯一”
活动的举办地——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古丈境内,核心景区所辖面积约20平方公里,由红色石林岩溶地貌、峡谷地貌以及暗河、湖泊、瀑布、洞穴地貌组成,形成的历史约4.5亿年。
作为中国唯一的红色碳酸盐岩石林,这里的石芽、石林由于岩石物质成分的差异,呈现出红色、灰色、灰绿色、白色等各种颜色,其中以红色石林分布最广。景区内独特的石林、峰丛、河流、洞穴和古生物化石等地质遗迹,构成了如神龟探海、紫荆花怒放、海洋冰床、蜗牛搬家、少女出浴、观音坐莲等形态多样、色彩斑斓的地质地貌景观。
作为土家族聚居地,红石林地区至今还完整保留着以茅古斯、摆手舞、傩戏和花灯为代表的土家戏剧,以吊脚楼为代表的土家民居,以腊味酸菜为代表的土家饮食等。
(来源:湖南茶网 伍崇岳/文 黄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