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展商都提到的广州茶博会和云南茶博会同年创立,而六年后的今天,当时远不如云南茶博会声势浩大的广州茶博会已经成了业界的标杆,规模、影响都远在云南茶博会之上。“云南的茶博会和广州的相差很大,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从广州赶来昆明招商的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客户主任李碧妹说, 5月将在广州举办的春季茶博会早在3月份所有展位就已经全部招满,800多家茶企中一半以上来自云南。
从第三届开始,云南茶博会就选择在春茶集中上市的4月份举办,这对云南春茶的发展有重要推力。然而是否如参展商所说“不再热闹”、“不温不火”,云南茶博会已经进入发展的“瓶颈”时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蒋文中有着不一样的看法:清静,才是最好的气象。
“过去是以价格战为主,而今年低质低价的茶几乎没有见到,这才是普洱茶理性回归的‘拐点’。”蒋文中称,今年的参展企业都在质量、特色上下了功夫,茶品的质量超过往年。“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普洱茶新一轮市场的临界点已经来临。”
“今年的参展商都更注重质量,茶的品质比往年更好,而且普洱茶的价值与价格开始得到认可,不再是以前‘黄金当豆腐,豆腐当黄金’的混乱局面。”蒋文中称,消费者理性回归,品饮水平提高,真正爱茶、懂茶的人越来越多,这才是牢固市场的根基,“这说明普洱茶在理性发展,不热闹是黎明前的宁静,是新一轮复苏的前兆。”
“茶博会本身并不完全针对民众。”云南省茶叶产业办公室主任杨善禧说,虽然茶博会看起来不热闹,但实际成交量仍然突破10亿,价格也都有两到三成的上浮。“其实展会的交易还不错,光山西代表团就有500多万的成交额,他们这些天还要继续到西双版纳、普洱进行采购。”杨善禧称,普洱茶持续回归理性,下一步将进一步推出一整套保护政策,落实“从茶园到茶杯”全产业链管理,通过文化推广等方式逐步走向国际市场,“我们有这样的信心,而且也有这样的理想,普洱茶正在走上理性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