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夏日的江南,空气中浮动着若有似无的茶香,冲淡了燥热之气。江南人家精致的紫砂杯中醇厚的红韵,煞是让人心动。武夷岩茶,就这么润物细无声的,飘香在江南的黛瓦粉墙之间。礼尚往来,宜兴的紫砂壶,也气定神闲的煮着武夷山的好茶。
这是不可阻挡的势头,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闽北武夷山与江南宜兴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促进了两地经济文化交流。我很欣慰八面来风堂打造的“壶茶同誉”这一文化品牌能够产生强烈的反响,推动两地的文化发展尽上一份绵薄之力。但我不太愿意用“战略合作伙伴”这样商业气息浓重的字眼来形容两座城市的关系,我更愿意称其为并肩共进的“天仙绝配”。
我的武夷山朋友,清风茶业主人黄勇屡次来到宜兴,来到八面来风堂,他为他愈来愈多的江南朋友们带来上好的武夷岩茶。不仅仅有黄勇,还有武夷山的其他真朋友,也慕名前来宜兴,前来八面来风堂赏书画,鉴紫砂,然后品自己带来的武夷岩茶,每次,袅绕的茶香,不知醉倒多少文人雅士。
6月28日,黄勇又来了,我们一同去宜兴万达广场,去参谋黄勇带来的武夷岩茶该怎么展示。又去了紫砂壶文化发源地,到陶都陶瓷艺术国际博览中心,看看博览中心董事长石国松专门为黄勇设计的展厅……这一路,每到一个点上,黄勇总会拿出一泡武夷岩茶来以茶当酒,让江南的朋友们醉上一回。黄勇从上海赶来,上海也有他的多个武夷岩茶展厅,傍晚再去南京,算是去开发市场,多交几个江南真朋友。
而我,可能受到黄勇的影响,在全国各地走访朋友时,所到之处,总会用我随身携带的一套自制的紫砂套壶,亲自泡上一泡黄勇送我的武夷岩茶,然后给朋友们讲讲“壶茶同誉”的故事。六月上旬,我在青岛科技大学讲学时,院长还专门提醒,要我再将“壶茶同誉”讲一遍。这无不流露出对武夷岩茶的浓厚兴趣和对“壶茶同誉”的极大关注。
而今,不少紫砂界、文化界、乃至商界的朋友们都会向我打听武夷岩茶的消息,意思是给我提个醒,朋友那儿的武夷岩茶没了。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我发现武夷岩茶的种子早已在江南朋友的心中生根发芽,而由八面来风堂千里牵红线,促成的茶乡武夷与陶都宜兴的绝配姻缘,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传扬!武夷岩茶飘香万里。
作者: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