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战:谁知道得多,似乎谁就更懂茶,古树纯料圈子里面谁能说,谁就权威,打倒权威又是大家乐此不疲的一件事;别人的古树纯料都不纯,只有自己手上的最纯,别人手上的都不好,自由自己手上的最好。如果自己手上的都不好了,出门似乎没面子一样;除了这点,还得品种多,品种多就代表见识多,不把云南名山搞齐就似乎没见识一样。所以每年春季蜂拥到茶山的采青客一年多过一年,似乎纯料的商品才有后期转化出号级的资质。
商战:谁占领古树纯料阵地,就代表谁有更多话事权。茶山行、茶厂探秘、原料显摆,路数简单,没事出来吼吼,增加知名度。陈升号签约老班章就一下变陈老班章,大商大玩,小商小玩。论坛是个免费宣传的场所,新茶一出,茶山行纪实文学就开始遍布各大论坛。
古树纯料是个阵营,标榜精品高端的阵营,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杀伤力大,后坐力更大,就一个纯字可以唇枪舌战数年之久并且还无定论,似乎没有几片古树纯料就跟没喝过普洱茶一样,古树纯料似乎就是普洱茶美学当代标杆,很多人自诩的精品极品,有阵营才有战斗力。
作为投资,古树纯料只是昙花一现的产物,要量没量,要品牌没品牌,要市场没市场,都是一些散户操作,小圈子持货。对一个没有流通,没有市场的产物,它的价值只能局限在少数人之中,味道再好,也不为多数人知晓,价格再贵也不能作为硬通货再市场流通,因为它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商品,这种东西只能一个个的言传身教去推广。
古树纯料是个没标准的商品,谁去做谁就说自己的才是标准,管你什么工艺,只要自己做了就什么都是对的,个个都是专家,个个都是学者,只要新鲜开喝没什么问题就是好东西,能不能存下去是将来的事,谁知道能存成怎样,做古树纯料玩古树纯料的都是做茶玩茶时间不算长,只能用传统石磨工艺去解释自己的产品。
以上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毕竟是一个借鉴传统突破传统的口。古树纯料这条线,就是抛开大众,另辟蹊径的路,成本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消费者越来越矛盾。
古树纯料还能走多少年?相信还能一直坚持下去,当代古树纯料其实就是一个高价教材,尝试过单株么?当终极的单株古树纯料都喝过了,还有什么能值得期待的?周围很多人都说过一句话,单株新喝不错。突然发现很多人喝古树纯料都是在喝标版,喝样板,喝原料,云南古茶山成千上万棵古茶树,能制出成千上万的茶饼,每棵树都可以挂牌,挂牌茶树单株成品天价拍卖可能是以后的流行趋势。所谓的真味,可能就是尝试过无数山头的纯料,这也算一种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