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茶路沉寂百年后正开始悄然复兴
发布时间 2012-10-11 浏览 5741 次
河南;另一条直向南插,经山西过黄河直插汉口。两条路继续分为更多的支线,流向福建武夷山、上海、杭州等地。

  各地的货物用车和船运到归化(今呼和浩特)之后,一律改由骆驼载运,一路向北运送到蒙古高原、西伯利亚以及俄罗斯。

 据文献记载,1777年经茶叶之路开展的贸易额达600万两白银;到1843年,经茶叶之路开展的贸易仅茶叶一项就达12万箱;1821年至1850年,经茶叶之路开展的中俄贸易占俄国对华贸易总额的40%至60%。

  但是,繁荣热闹了200多年的茶叶之路,自19世纪开始滑向悲情岁月。

  邓九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由于中国的茶叶出口,英国在与清政府的贸易中处于长期巨额逆差,在此刺激下,英国不仅发动了鸦片战争,还开拓了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区种植茶叶。此外,随着中俄之间海运的扩大,北上的陆路运茶商道逐渐萎缩。1905年,横贯西伯利亚的大铁路全线通车,中国南方的茶叶,绝大部分由火车输往俄国。

  驼铃远逝,古道悠悠,曾经的辉煌已经湮没在荒草的深处。不过,上世纪中叶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茶叶之路沿线的中俄蒙三国多个城市的努力下,沉寂百年的茶叶之路正在悄然复苏。

  1956年,随着北京-二连浩特-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联运铁路的开通,消失百年的茶叶之路得到了完美的延续,古老的商道又重新复活。今天,在昼夜繁忙的二连浩特口岸,随处可以看到满载俄罗斯木材、蒙古国矿产品和中国蔬菜、水果、日用品的火车、汽车来往不息。2011年,经二连浩特口岸开展的中蒙贸易货物运量突破1000万吨,达到1030万吨。

 “如今连通中俄蒙之间的道路基本上与茶叶之路相重叠,不同的是运输工具发生了变化,过去的船运和驼队被公路、铁路、航空所取代。”邓九刚说,从东到西我国有三条铁路线在不同的地段与西伯利亚大铁路连接,把中俄蒙等国连在了一起。

  2008年,作为今日中国对俄蒙开放前沿阵地的二连浩特市提出构建以天津港-二连浩特-乌兰巴托-伊尔库茨克为轴线的区域经济合作走廊构想,得到沿线地区的一致认可和逐步推进。

  2012年7月,由内蒙古二连浩特市、福建省南平市、湖南省益阳市、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俄罗斯乌兰乌德市等7个茶叶之路沿线城市共同率先发起,并有湖北咸宁市等16个中俄蒙城市共同组建的茶叶之路国际城市联盟正式成立。这个联盟旨在扩大这一古商道的现实影响力,促进沿线城市互动、互补、互助、互惠发展。

  蒙古国色楞格省副省长色·布仁巴图说,茶叶之路国际城市联盟的成立为中俄蒙三国建立新的经济关系提供了条件。

  二连浩特市市长包崇明告诉记者,二连浩特市正在筹建茶叶电子交易平台,还将建设中俄蒙三国企业间的矿产品电子销售平台。

  此外,目前茶叶之路国际城市联盟正计划打造一条从武夷山到圣彼得堡的长线旅游线路。

  毫无疑问,茶叶之路的历史如今得到了更加完美的延续,古老的商道正在悄然复兴。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