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从卖茶叶到推广“文化
下一主题:两岸茶王赛大红袍茶王
“大红袍”的红极一时,同时也意味着武夷岩茶的市场营销进入了后“大红袍”时代。在后“大红袍”时代,知名度已经不成问题,而武夷岩茶的美誉度、历史文化的挖掘与呈现、附加值的实现,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有必要对宏观的营销战略进行及时的反省与调整,还大红袍这一品名以准确的定位,为武夷岩茶的整体形象正本清源。
从理论上讲,任何营销策略都必须建立在产品本身的特点与优势上,武夷岩茶具有品质优异、历史悠久、品种丰富、产地著名、文化深厚等五大优势,而品种与风格的丰富性、复杂性作为武夷岩茶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其不可替代的魅力所在。武夷岩茶在能够产生上千个品种,反映了历史上“岩茶热”曾经到达的高度,也正是“差异化竞争”的结果。武夷岩茶的各个品种,经过相应的工艺制作,在香气、滋味和汤色上都独具风韵特色,而一旦被冠以统一的品名,给消费者的印象就如工业生产线上下来的量化产品,只有简单的等级划分,没有独特性可言。而且,品名的笼统性,也容易给以次充好、用外地茶鱼目混珠等市场行为以可乘之机。因此,用单一品牌取代品种,等于抹杀差异、掩盖个性,丢弃了武夷茶文化中的宝贵内容。
从资源上看,得天独厚的原生态自然环境是武夷山的生命线,不容破坏,所以武夷岩茶的出路在做强,而不是做大。著名茶叶专家骆少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武夷岩茶的原环境原滋味原工艺消失了,武夷岩茶也就名存实亡了。”
是走统一尺度、量化扩张的路子,还是回归本真,着力挖掘文化资源;是迎合追随市场,还是主动引领市场,这是武夷岩茶当下面临的又一次战略选择。
内涵越丰富的事物往往越慢热,但也越能够持久深入。这正是文化的一个特性。
武夷岩茶要做“皇冠上的明珠”,而不能变成麦当劳。
本报记者 何光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