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1800岁茶树王遗体昨运下山 将建茶王宫永久保存
发布时间 2013-02-02 浏览 14260 次
久保存,需要搬运下山找一个能够遮阴蔽日的环境进行杀虫、防腐和恢复“在世”时的形状等技术处理。因此,决定委托辖区内实力较强的陈升茶业有限公司负责实施茶王树的保存工作。

保存 搬下山进行技术处理

今年1月29日,记者跟随勐海县副县长何庆元带领的茶树王搬运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成员赶到巴达时,接到通知的贺松村村民已经提前3天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在下山路上,将有可能妨碍搬运的杂树清除,而且还在长达5公里山丘起伏的密林中,修出一条两米宽的便道。

1月30日早上9点,准备搬运的160名精壮的男性村民用麻袋把茶树王的躯干和枝叶全部裹了一层,并使用藤条捆紧,以防止在搬运中造成损伤。


一切就绪后,160名精壮男子抬起茶树王遗体,喊着整齐的号子,艰难地一步一步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向着5公里外的山下挪去。一直到下午2点,茶树王才被抬到了山脚下的乡村公路边。村民开始每两个人一班,轮流着守护,等待1月31日吊装上卡车后运往勐海保存。

安置 顶级专家指导建茶王宫

昨天一早,贺松村190余户人家的1000多位村民,全都自发地来到山脚下的乡村公路边,为茶树王送行。

经过村委会主任则罗挑选,有36名村民代表和长老特沙等5位老人,得以坐上卡车一路护送着茶树王的遗体来到了勐海县城。

下午3点左右,负责保存的陈升茶业有限公司组织了上百人的阵容,迎接茶树王的到来。随后茶树王被暂时安置在了茶厂厂房后方的室内保存。


据云南著名的茶叶专家曾云荣介绍,目前已有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进荣研究员和中国杭州茶叶博物馆馆长吴胜天研究员,两位权威专家接受邀请,与云南的茶叶界专家组成专家小组,进行规划和制定永久保存方案,并将修建“茶王宫”对茶树王进行永久保存。

专访 “50年前我考察茶树王”

作为50年前最早见到茶树王的科研人员,如今已经78岁的刘献荣老人,依然精神矍铄,在与记者的交谈中思路清晰。

“当时老百姓说巴达有一棵树古老的原生茶树,但不知道这个茶树在哪里,村民有的说见过,有的说只是听说。”刘献荣说,当年在云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工作的他向所里汇报了这一消息后,所里安排他带领同事一起去调查。

当时地处中缅边境的巴达一带不仅有凶猛野兽出没,而且常有土匪活动,因此他带上了一支步枪,政府还派了3个民兵护送他。步行一天到达西定,驻守西定的边防军又派了5名荷枪实弹的战士护送他到巴达。到巴达后,驻守巴达的边防军又派了一个班的战士,武装护送他进山去寻找大茶树。

在山里转了3天后,第四天的早上由贺松村寨向后山出发,找到中午12点时,在一片原始森林中找到了这棵巨大的茶树。

“看到了大茶树后,我们看了一下环境,因为当时我们身上也没有带着什么测量仪器之类的,所以也不敢确定这个茶树是不是野生的。”刘献荣说,第二次上山才让当地村民爬上树去采了一些枝叶,寄到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鉴定,最终确定是野生茶。后来,组织权威专家组进行多方鉴定和论证后,确定其树龄为1700年以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树龄最高的野生茶树王。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