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缺乏规范体系
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政府的作用是制定规则,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体系,来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确保六堡茶产业能健康有序发展,鼓励自由竞争,过度的政府干预和保护,相反对产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一位比较熟悉行业情况的资深茶人说,现在六堡茶行业协会没起到应有的作用,业内商家厂家缺乏整体意识,缺乏团结精神,把精力用于内耗、互斗,这对于六堡茶品牌的打造,规范经营、打造品质是不利的。
有很多外地茶友就六堡茶的工艺、种类和名称、编号相当迷惑,问过笔者很多问题,如,六堡茶有没有生茶?六堡茶是不是一定要放防空洞啊?六堡茶的编号代表什么意思?这些问题很有代表性,不把这些问题弄清楚,确实对茶友了解六堡茶产生障碍,甚至是会误导一些六堡茶爱好者。也有一些商家,利用一些工艺上或编号上的混乱,贪图小利,欺骗消费者,在编号年份、种类、品质上让消费者小小地上一“当”,殊不知,这小小的“一当”会使消费者对整个六堡茶品牌产生很大的负面效果,影响会是极为恶劣的。
事实上,六堡茶的业内也确实存在很多不够规范的名称和说法,需要行业协会牵头召集业内人士坐下来,细细研究,规范统一,如对六堡茶历史上形成的不同工艺的六堡茶、对农家茶、厂茶的称谓等必须尽快规范;对六堡茶晾置所使用的“茶窖”等叫法也应统一;对六堡茶的工艺表述、保健功效、存藏等业内也要有比较一致的说法。
很让外地茶友们迷惑的是六堡茶的花式多样的编号,各成体系各有一套,不便于认知,也不便于记忆。多喝几家的茶,各厂家各自的说法,各自的编号规则,让所有编号最后都仅仅剩下枯燥的数字。
国内茶业界众多例子显示,在发展现代品牌的过程中,有政策和制度层面的保障是必须的,但也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将前人留给我们的六堡茶品牌这张牌打好,把六堡茶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系统工程做好,离不开政府的规范体系化管理,更需要有关部门和众多茶企茶商的团结配合,以基地、茶企、营销渠道为主体,均衡产业布局,以提升品质扩大六堡茶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待续)
彭庆中 文/图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ankouj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