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低效茶园改造建设成标准生态茶园4100亩,建设高优樟茶生态茶园5000亩,培训茶农2913人。力争到2015年,全县40万亩茶园全部达到标准化生态茶园要求,高标准生态茶园达到25万亩,全面建设茶中有林、茶在林中的生态
普洱茶最优质原料基地。推进初制加工标准化生产,提升晒青茶生产水平。重点提升4.6万亩古茶园和六大名山名茶的晒青茶初制加工工艺水平,大力推广全手工制作技艺,突出勐海茶品质风味,打造特色、打造品牌,并送科技进村入户,对5个产茶乡(镇)的2000余人进行培训。对全县初制所加大新技术推广、厂房改建、设备更新力度,大力推行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实行初制所规范达标评定,现有达标初制所100家、规范化示范加工厂40家。规范农民群众家庭作坊初制茶的技术规程和操作要求,推广高台晾晒、卫生储存等方法,大幅度提高
茶叶初制水平,确保能为精制加工提供优质原料。依靠科技大力开发系列
普洱茶饮料、
普洱茶保健品、
普洱茶用品等,形成绿色、方便、健康的产品集群,茶产业链不断延伸,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广泛宣传勐海
普洱茶的历史、文化、科技、品牌及品质、保健功效等,并以统一的公共品牌、统一的质量标准来规范勐海
普洱茶外销形象,打造勐海
普洱茶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目前,龙头企业的市场认知度越来越高,品牌影响力逐渐提升,勐海茶厂产品单价达126元/公斤。
走村串寨感受少数民族风情,去茶园采茶、亲自动手制作茶饼的体验式旅游方式越来越受人青睐,逐渐成为一种旅游新风尚。勐海县依托资源优势,认真打造“少数民族风情+古茶山”这张旅游新名片,大力推进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赢合作模式,深度发掘勐海县各少数民族茶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文化附加值,对普洱茶的历史演变过程、普洱茶与勐海地域环境的关系、各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采茶歌等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整理,拓展民族茶文化的外延。加快南糯山——帕沙——贺开——帮盆——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7座古茶山旅游环线道路建设,着力推进“一城四园”,即加快建设以中国勐海(国际)普洱茶都为核心的特色浓郁的茶文化旅游县城,建设贺开古茶文化园、南糯山古茶文化园、布朗山古茶文化园、茶马古道文化园及茶禅世界项目、菩提缘景真避暑山庄等一批重大项目,着力打造普洱茶文化旅游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