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龙”大红袍文化
发布时间 2013-03-01 浏览 6845 次
《清波杂志》记载说,元祐初年,高太后痛下决心,下令建州不许再造密云龙,连团茶也不要再造了,她说:“这样免得经常受人‘煎炒’,不得清静”,又说:“拣这些好茶吃了,又生得出什么好主意?”

  后人对高太后禁造密云龙的评价说:“宣仁改熙宁之政(即元祐更化),此(指禁造密云龙一事)其小者。顾其言,实可为万世法。士大夫家、膏粱子弟,尤不可不知也。”(见清代陆廷灿《续茶经》引《分甘余话》)称禁造密云龙在整个推翻新法中不过是一桩极小的事,但却可为万代治世所借鉴,这样的评价有点高抬了高太后,但评价之语中以俭修身治天下的含义,却是很有道理的。

  令高太后遗憾的是,密云龙并没有因为一道圣旨而果真不再制造了。禁令一传至朝野缙绅中间,密云龙之名更是炽手可热,人人都想居为奇货。而入贡朝廷之物中,没了密云龙,却来了个“龙焙贡新”。周辉《清波杂志》中说,南宋淳熙年间(1174年至1189年),每年入贡朝中之贡品有十二纲,第一纲就是龙焙贡新,只有五十余挎(方寸大小的小块),比密云龙更贵重。周辉说:“这是不是以龙焙贡新之名易密云龙之名?或者是否确为质量比密云龙更优的新品种,不得而知。”

  高太后禁造密云龙,非但没使宋代制茶工艺水平停止不前,反而使之更上了一个台阶。这真是高太后始料所不及的。自此以后,“密云龙”的故事就成了传说,但是“密云龙”的制造工艺却偷偷的保留下来,在民间不断流传。千年后由武夷山凤凰红茶有限公司传承千年“密云龙”的制茶技艺,出品了的高端“密云龙大红袍”,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小壶小杯细品慢饮之,方能真正品尝到传说中武夷茶王,岩茶之颠的韵味。

  范仲淹有诗云:“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武夷山岩茶从古就饱负盛名,武夷山凤凰红茶有限公司继承传扬了武夷岩茶的品质工艺,于高山流水、奇峰峻岭之中,焙制烹煮出经典的“密云龙”,彷佛汇聚了山峰的灵气,令人难忘。

  品味“密云龙”,过程即是美,好友知交,相促而坐,细泡几两好茶,轻品慢啄或仰脖畅饮,这茶叶的滋味萦绕口中,久久不曾消散,似乎唯有“霸气”一词可涵盖其滋味。浓浓有深意,处处留茶香。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