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大红袍亮相“文博会”
下一主题:武夷茶祭(图)
在距九龙窠不足五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遇林亭的山坳,1998年至2000年,考古人员在这里挖掘出了两座宋代古窑址,一号窑长73﹒2米,二号窑长113﹒1米,两座窑基均宽为2米,都依山体挖沟砌筑,窑炉的倾斜度达到26-30度,窑内的构造设计巧妙合理,能有效控制火势,使窑内温度达到一千度以上。同时出土了大量宋代黑釉、青釉瓷碗及窑具。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批“描金”、“银彩”的黑釉瓷碗,这在国内极为罕见。“描金银彩”黑釉瓷器,在日本被奉为国宝。过去,专家根据这种瓷器上的题字和绘画,推断是中国闽北地区的产品,但一直缺乏考古证据,这次考古发现,终于破译了这个历史之谜。
草坪上的塑像,是民间故事“陶公”的形象,相传南宋时三个林姓的窑瓷师看中了这方水土,在这里拜结金兰,同心建窑烧窑,这里因此得名遇林亭。
遇林亭窑址中出土了大量的油滴盏和兔毫盏。兔毫盏是建盏中的珍品,它是乌金釉面上出现无数细如兔毛的窑变色彩的建盏。相传当年宋徽宗就用兔毫盏品茶,他在《大观茶论》中这样写道:“盏色贵有黑,玉毫条达者上。”
遇林亭窑址的出土为武夷岩茶宋代的繁荣兴盛,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但是,在今天看来,当时的人们甚至皇帝为什么要用这种笨拙的大黑碗喝茶呢?
这个主要是我们茶人经常讲的,器是茶之父,水是茶之母,喝什么样的茶,用什么样的器皿才能相互配套,这个要讲宋代的时候,因为宋代时候喝的都是龙团凤饼,要把它碾成粉末,筛出来以后来点茶。宋代茶是越白越好,用茶筅打过以后,白色的泡沫跟雪花一样的,用黑色的盏,黑白相间,相映成趣,兔毫盏口也比较大,在斗茶的时候,看茶汤的摇盏看得很清楚,所以说在宋代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下,兔毫盏都是很名贵的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