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濮子视角览茶山之困鹿
下一主题: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革
易武是普洱贡茶之乡。〈普洱府志〉记载: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普洱茶被 宫廷正式列入〈贡茶案册〉。贡茶初期采自六大茶山,渐以易武山为主。
易武是普洱茶交易的次中心,”茶马古“源远流长,与普洱茶相生相伴,唐朝已具雏形,宋、元相继拓展延伸,明、清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普洱为中心,辐射四面八方的多条通道,土刊出钱,民众出力,历时六年铺建易武至思茅全长211 公里、宽1.52米的茶马驿道 ,全为青石板铺成。这条驿道 的重新铺建,促进了易武茶业的发展,商品贸易的繁荣,巩固了易武仅次于普洱的茶叶贸易和留校散中心地位。
易武镇成为六大茶山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流中心,易武镇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思柕、普洱城里鼠疫、痢疾渐发,茶商渐走转入易武,易武茶业更为兴旺,一度成为名符其实的 普洱茶贸易和集散中心,后因法国重新封锁老、越边界,南下茶路堵塞而走向萧条。
1970年4月12日居民不慎引发特大火灾,昔日人丁兴旺,商贾云留校的茶山古镇一半成为废墟,如今仍然保存着茶案碑、印有马蹄印的石铺街道 、陈旧的茶庄商铺、残留的茶马驿道等古镇遗迹,记录了易 武兴盛发展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