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船、茶车
中国茶正式对外贸易是在南北朝时期,而贸易对象是土耳其商人,中介地是蒙古边界,当时的方法是以物易物。远在公元五世纪,我国茶叶已运输至土耳其,而自隋唐以后又与西边互市不绝。自十七世纪起,西方商人用茶船将红茶从中国运送到英国,再利用茶车将红茶运往内陆各地销售。虽然茶贸易早已有之,但当时我国只出口茶叶,不出口茶种。大约在18世纪80年代,一个名叫罗伯特.福琼的英国植树采集家将茶树种子放入一个用特殊玻璃制成的便携式保温箱中,偷偷地带上了开往印度的轮船,于是在印度培养了十万株以上的茶树苗,形成了大规模的茶园,并由此产生了英国的红茶文化。
下午茶的由来
十七世纪,英国有位安娜玛丽亚女爵,每天下午她都会差遣女仆为她准备一壶红茶和点心,她经常邀请友人参加,很快下午茶便在英国上流社会流行起来。
从贵族到平民
红茶传进欧洲时,由于是遥远东方来的珍品,「喝茶」成为上流社会的专属享受;后来红茶在伦敦的咖啡屋、红茶庭园开始流行。咖啡屋是名流聚集交流、饮茶的场所。红茶庭园则出现于伦敦郊区,大多数英国人藉此才开始接触红茶。
十八世纪中期以后,拜生产技术进步之赐,茶才真正进入一般人民的生活。
茶叶的构造
茶叶依采摘部位不同,而有以下等几种不同的名称:
1. 花橙黄白毫 (Flowery Orange Pekoe)
2. 橙黄白毫 (Orange Pekoe)
3. 白毫 (Pekoe)
一般而言,茶树顶端部位的茶叶,是属于较上等的茶叶,愈往下部位的茶叶,品质就相对较差。
红茶制造过程
红茶、绿茶及中国茶的差别是在制作过程中发酵程度的不同。其中红茶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条形红茶,另一类是碎形红茶。
条形红茶经过采摘、收集、揉捻、萎雕、发酵、干燥、分类七个主要阶段而制成。
碎形红茶则是经过采摘、收集、萎雕、CTC(切、撕、揉)、发酵、干燥、分类七个主要阶段而制成。
红茶的品质,因产地不同,会有不同的特性与风味,这里为大家介绍最具代表性的几种红茶:
东非:
东非的气候、环境得天独厚,十分适合茶树的栽培。这也是为什么东非会成为二十世纪新兴的产茶地区,目前茶产量为世界第三位,其中又以肯亚最为著名。
中国:
中国至今仍是世界红茶主要产地之一,其中又以汤色红艳透亮,略带兰花味的祁门红茶最富盛名。
印度:
印度目前为红茶首要的产出地,大吉岭茶便出自此地的喜玛拉雅山麓,由于一年只有四到九个月可以收成,使其弥足珍贵。
斯里兰卡:
锡兰红茶,在红茶中的品级属于上乘,色、香、味优良且品质均一。
印尼:
印尼栽培茶树的历史相当久远,以爪哇岛及苏门答腊为中心,所产的红茶,有一种特别清柔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