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酥胸蒸绿玉-碧螺春
发布时间 2013-04-02 浏览 7078 次
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高洁之物,自有择邻而居的灵性,这正是碧螺春不同凡品的特色。

  傍晚时分,夕阳的腥唇吻在湖面上,不知何时,太湖已是云开雾散,山色倒映在湖水中,深翠更浅翠。此时远望西洞庭山,轻纱换上了彩裙,湖水荡漾,裙角也在微笑。夕阳下,山泉在林稍闪烁,很让人联想到绿罗裙上点缀的珍珠和传说中那位碧螺姑娘。在踏上洞庭山之前,曾翻看过一本关于太湖的风物传说。有道是历史与人、与自然总有解不开的情结,于是才有了太湖,有了碧螺春等等的传说。

  那传说讲很久以前,洞庭山上住着一位美丽而善良的姑娘碧螺,她曾采茶救活了她那同恶龙搏斗而受伤的情人阿祥,后来她培育采制的茶叶就被称作“碧螺春”。

  还有另外一种传说讲碧螺春茶原本也是一位洞庭山的姑娘发现的,姑娘发现了这茶后就采摘下来揣入怀中,且香气四溢,姑娘一路走一路飘香。她将这种茶泡好招待乡亲,大家赞不绝口,问这是何种茶叶,姑娘顺口回答:“吓煞人香”。“吓煞人”为吴中方言,即“吓死人”之意,可见这茶叶该有多香!

  然而这“吓煞人香”又怎么变成了碧螺春呢?据说这与清代那位颇有建树的康熙皇帝有关。清人陈康祺《郎潜纪闻》、王应奎《柳南续笔》等记载说:康熙年间,地方官吏将此茶进贡朝廷,皇帝品尝后,觉得清香味醇,但觉“吓煞人香”这名字太俗,就以茶色碧绿、形曲如螺,产于早春之故,赐名“碧螺春”。

  康熙皇帝就这样轻易地获得了属名权。但平心而论,康熙赐名的“碧螺春”确也很美。在他之前,酒多以“春”命名,但茶名还没有称“春”的,如从唐代开始酒名就有玉露春、石冻春、留都春、梨花春、萼绿春、浮玉春、武陵春、玉壶春等,想来康熙皇帝正是从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