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邓小平与祁门红茶之缘
下一主题:祁门红茶发展三个关键
祁红茶价通常有“山价”“沪价”二说。山价指的是茶农在当地卖毛茶的价格,沪价全称为“上海趸售茶价”,指的是茶号在上海售成品茶的价格。
毛茶的山价,无不是先高后低,其中除了有茶叶货采质量低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受沪价走势的影响。祁红的沪价,也不稳定。不仅各年之间变化很大,即使在同一年度中,月与月间,差异也大,正如民谚所云:“新茶到在先,捧得高似天。若是迟一脚,丢在半山边。”每年的沪价,最高的在5、6月,6月以后便日趋下降,直到来年新茶上市,方见复升。
中国茶叶的输出贸易,全凭外商主宰。祁红也不例外,沪价高低全操纵于外商之手,如此形成这样一个怪圈:沪价控制山价,春茶主宰夏茶,今年影响明年,其间的比率甚至也逐年扩大。如1929年,山价32.5元/担,沪价43.46元/担,差异为11.41,即山价占沪价的比率为73.7%。而次年差异又升为22.31,比率则降至59.9%,到1931年,差异和比率又分别为43.03和52.9%。祁红每况愈下的境地可想而知。
(茶叶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