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礼品茶市场遇冷 众多茶企转向大众市场
发布时间 2013-04-24 浏览 7345 次
上市较早、嫩度高、品质好的芽茶通常受到追捧。俗话说,5万个芽头一斤茶,一个好采摘工人一天顶多摘一斤芽头,早春的芽头至少5斤才能制一斤干茶,所以,不论人工成本还是原料成本都极高。

  华骏阳表示赞同。在宜昌一些茶场,每斤高档茶叶的采摘成本为75元、制作成本约为200至300元;为保证茶叶品级,制茶后还要风选,高档茶叶损耗率高达40%,加上运输成本、店面房租、人工、税费,高端茶每斤成本基本都在500元以上。

  不可忽视的是,合理成本以外,有些高价茶的价值已经远远高于茶叶本身。从13万元一斤的信阳毛尖,到18万元一斤的西湖龙井,再到22万元一斤、号称用熊猫粪便追肥的熊猫茶,茶王、茶霸竞相出场,茶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从消费品成为奢侈品。

  “高价茶捧红了少数品牌,但从长远看,炒作越厉害,对茶行业的损伤就越大,无异于杀鸡取卵。”华骏阳说,如果纯粹从产品出发,让市场说话,自然不需要国家“八项规定”。但是,目前高档茶还没有形成透明的公平竞争环境,不能完全遵从市场规律,强制限定显得很有必要。

  湖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李传友认为,公务消费、送礼消费曾一度是高档茶消费主力,对高端茶走俏起到很大推动作用,造成茶市“虚火”。今年高端茶一上市就遇冷,说明中央精神落实效果正在显现。

  众多茶企转型 谋求大众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湖北省精制茶加工业共计实现销售收入达146.55 亿元,利润总额为12.02 亿元,去年末,我省规模以上精制茶加工业企业达104家,总资产达55.24 亿元。

  面对公务消费锐减,一些茶企纷纷转变经营思路。

  萧氏茶叶集团有限公司品牌营销部部长李峰说,高价茶叶产品虽然遇冷,但公司质优价平的主打茶品仍然很火。公司将把研发主力更多放在茶饮料、茶食品以及以茶叶为原料的日用品上,销售重点将转移到大众消费市场。

  李传友分析,高档茶占湖北茶叶总产量的四成左右,其中又有六到七成是礼品茶,新政之下,高档茶价格必将逐渐回归理性,注重高端市场、大客户的茶企虽然会经历阵痛,但也正是调整产品结构的好机遇。“应当控制两头,适当压缩高、低档茶的生产,扩大100元到300元之间的中档茶生产,同时提高大众茶的质量,满足老百姓的购买需要,适应大多数人的消费水平。”

  与此同时,一些几乎不依靠政务单位订单的中小型茶企,也在新政中看到了机遇。

  武汉仟福茶健康茶生活馆创始人戴玉婵坦陈,市场回归理性,减少了企业无谓的公关成本,可以更加专注于产品研发,市场规律运作下的茶企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是新一轮发展的良机。

作者:赵杰 稿件来源:楚天都市报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