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江西的茶禅文化
下一主题:祁门红茶——香飘异域
② 直接原因是资源条件限制,产品缺乏竞争力。与国际上畅销的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的红碎茶相比,质次价低,一旦国际红茶生产能力过剩,中国红茶首当其冲。
③ 深层次原因是文化。就是从唐代算起,中国人生产和消费绿茶的历史也已超过千年。开始是蒸青团茶,后来是蒸青散茶,最后是炒青散茶,一直延续至今,中国是绿茶王国,中囯茶文化的主流是绿茶文化。而红茶呢?生产和消费的历史,仅400年左右,且其发展的动力是对外贸易,在中国红茶消费没有普及。
三、迎接红茶新时代
(一)红茶新时代能到来吗?
如果红茶的内销量能达到5%,就是35000 吨。可实际情况怎样?从另一个角度看,红茶的潜在市场应该很大。红茶的风味亦富有特色。难道中国人就天生地不偏爱红茶吗?
从历史看,鸦片战争前后150-200年间,红茶大发展,【注】其动力是外贸需求。
1840-1949年是中国茶业从“走向辉煌”转而衰落的100年。建国之初,茶叶货源分配是“内销服从外销”,红茶产品长期以外销为主,“绿改红”, 就是当年贯彻贸易政策的具体措施。红茶内销市场没有开发。
红茶的兴衰就是红茶外贸业的兴衰。建国后,如果没有政府扶持,红茶不可能有大起,当然也不会有20世纪末以来的大落。兴是政府, 衰也是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