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产业谋求战略突围实现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 2013-05-11 浏览 5982 次
p>  品牌建设

  用质量打造云茶大品牌

  缺乏大品牌支撑,是云茶发展的又一“软肋”。如何以品牌引领产业发展,以超前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先进的理念,高品质、高品位、高规格、高端化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云茶品牌,是云茶突破的重点。

  针对云南茶树良种化和茶园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毛茶单价仅为全国平均一半的困境,张士康认为,从传统茶产业发展的核心路径上看,云南要以茶园为“第一车间”,规范农业种植,打造一批茶叶种植庄园,为擦亮云茶金字招牌奠定原料基础。

  “规范制造体系是云南茶品牌培育的重中之重。”张士康认为,促使茶叶加工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生产出标准一致的高质量产品,才能集聚市场能量,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拓展强有力的渠道,创新产品,创造市场,变传统的饮茶为吃茶、用茶、赏茶,拓展茶叶消费形态,则是打造云茶大品牌的必经之路。经过多年培育,云南已经有滇红、大益、红瑞徕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传统茶品牌,同时在茶的深加工产品中涌现出了帝伯洱、贡润祥、东风生物等一批竞争力强的新兴品牌。

  多元模式

  以创新丰富产品形态

  研讨会上,科研机构“泄露”的一项项茶叶利用新成果,企业抛出的一件件以茶为原料制造的新产品,让云南茶产业看到了广阔的未来,也激起了与会人士对茶产业多元发展的极大兴趣。

  蒙顿(中国)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杰博士在研究中发现,云南独有的大叶种茶含有比其他茶种更多的生物酶及其他活性物质,这些物质是生产天然保健品的重要原料。陈杰向人们展示了茶在大健康领域的广阔发展前景,“云南茶产业的发展要和现代养生相结合,在茶的保健功能上做文章。”陈杰说,以茶叶为原料,云南不但可以大力发展保健品,还可以发展健康食品和日化消费品,这些都是云南茶产业发展的新路径。而东方不老生物的刘俊辉,用他们的产品证实了这一点,目前,该公司已生产有普洱茶红茶绿茶为主要原料,加配其他生物剂的日化用品,一上市就获得了市场青睐。

  张士康则提出了“全价利用、跨界发展”和“再深加工”的发展理念。他认为,现代茶产业就是要把茶叶、茶花、茶果、成品茶、半成品茶或是茶叶加工副产品等利用现代技术和工艺生产加工为食品、保健品、药品、日用品、建筑材料等非原茶形态的新型衍生产品。他的研究表明,茶叶可以开发成为茶面新产品,而茶的活性物质可以制造成为抗氧化和抗老化的保健品及日化品,甚至还可以制作成肉制品改良剂,而茶渣还可以作为饲料及食用菌培养基质。

  一直关注云南茶产业发展的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学敏则从市场流通学上分析认为,云南可以依据资源和区位两大优势,建设一个中国西部的茶叶交易流通中心,甚至可以大胆尝试,搭建茶叶的期货交易平台,为全国茶企业建设一个风险分担交易体系。

  同期声

  “21世纪将是茶的世纪,云南茶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有望成为左右全国茶叶市场的大产业,甚至会影响到全球饮料产业。”

  ——云南省副省长 沈培平

  “茶是目前少数几个对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物种。茶将在健康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茶的产业链长,是典型生态、健康、民生产业实体。”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 张士康

  这次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云南的历史关口上,云南茶产业发展会找到一个新支点,必将给21世纪的中国带来惊喜。

  ——中国著名文化史学者 余秋雨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