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坛村:高山走出“国岩红”农户茶青收入可达30多万元
发布时间 2013-05-13 浏览 7994 次
山,承包荒山、疏林地种茶,让荒山披绿的同时,保护好水土。

2008年,李俊长经过考察,感到茶产业前景好,且枫溪有地理优势,非常适合高山茶种植,发展高品质茶叶。2008年冰灾,黄坛村金场山300多亩集体林受灾严重,成了荒山。李俊长决定首先让这片山绿起来。于是,2009年初,他向黄坛村委会承包了这片山,并进行科学种茶,后来又先后开发庵基、天柱等疏林地,共种植茶叶460多亩。

2010年,李俊长组建了枫溪国岩红茶叶专业合作社,2011又建起了茶叶加工厂,注册“国岩红”茶叶商标。“只有企业化运作才能根本解决加工和销路问题。”随着种茶规模变大,种茶村民增多,李俊长考虑加工、销售的问题,他从武夷山等地聘请茶技师,加强技术力量,严格质量管理,去年春季,茶叶加工厂投入试产。“国岩红”高山茶参加去年武夷茶博会展销,其出众品质倍受关注。目前,“国岩红”高山茶在广东“国际茶都”设有批发销售窗口,通过窗口转销全国各地。

有了合作社和加工企业,李俊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带动了黄坛村和其它村的村民种茶,不定期邀请林业、农业、水保、环保等部门专业人员上山指导,科学开发,可持续利用资源,把茶山打造成生态茶园,成为茶农的致富园。目前,种植的品种有肉桂、水仙、金观音、金凤凰、大红袍等岩茶品种。

枫溪乡乡长李盛美介绍,目前,枫溪乡从没人种茶发展到100多户村民种植高山茶,全乡3000多亩荒山或疏林地种上了茶叶,披上了绿装。今年全乡仅采摘茶青就可突破3万公斤,春季农户茶青收入可达30多万元。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