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存储普洱茶的时间越长
下一主题:杨中跃:班章茶品鉴
元朝开始,云南的政治经济中心从大理转移到昆明,明朝一统天下后,黔国公沐英被明太祖朱元璋派到云南镇守,大量的明军进入云南就地屯田,同时明朝从江南湖广一带大量移民云南,形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开发云南的热潮。江南一带的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普洱一带茶叶生产的勃兴,普洱逐渐成为新的茶叶生产和集散中心。明朝谢肇涮在《滇略》中记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同处明朝的方以智( 1611~1671)在《物理小识》中说:“普雨茶蒸而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按普雨,即普洱也”。从他们两人的记述中可,,,看出,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已由银生茶的“散收,无采造法”演变为“蒸而成团”,成为后来称为“团茶”、“饼茶”等的紧压茶了,并且由于有“最能化物”的独特功效,已形成“较他茶为独盛”的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都喜品饮的大众茶了。这种既保留了散茶自然真趣,又便于运输和交易,同时兼具团茶美观大方古风的普洱茶以其独特的品味和优异品质赢得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同。普洱茶由此异军突起,名遍天下,独领风骚了。
据有关文献记载,明初郑和下西洋,将茶种带到了台湾,从此台湾岛上开始有了茶叶生产。已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天沐先生认为,郑和下西洋时,两万多船员在海上长时间航行都没有患上坏血病,也许因为郑和是云南人,从小有饮茶习惯,是不是茶帮他解了这个难题。或许那时郑和就带着家乡产“蒸而成团”的普洱茶远渡重洋,如果那样的话,普洱茶早在明:时就已游历了亚洲和非洲那些沿海国家了,只不过没有文字记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