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凤庆茶叶经济的一些思考性意见
发布时间 2011-06-06 浏览 7372 次
茶园,实行低产茶园改造,奖励种植,谋求面积与单产双增的发展战略,同时通过多种融资方式兴建了一批拥有年生产能力在一万担以上的精制茶厂, 采取“基地+农户+企业”的连锁经营模式,逐步走集约化茶园的路子,建设高优茶园、生态茶园为发展方向。2008年末种植面积达26万亩,茶叶社会总产量达1.65万吨,生产加工精制茶9961吨,产值数亿元的重点产业。

  凤庆茶产业发展具有优惠的政策环境。从政策的层面上看目前发展茶叶产业至少有以下七大政策优势:一是西部大开发的退耕还林政策将茶叶列为项目之一,退耕还林的若干扶持措施将促进茶叶生产。二是国家免征茶叶农业特产税,使茶叶生产的税收负担大为下降,从生产到流通的税负下降了近60%,且这一利益直接转移到农业生产环节。三是农产品收购发票抵扣税制、农业初级产品增值税抵扣进项税率偏高,增值税税负轻,使得茶叶生产企业轻装上阵,增强了市场应变能力。四是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即茶叶企业当年购进机器设备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给新办企业提供了极大的税收优惠。五是茶叶出口退税机制进一步理顺,特别是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政策的实施使茶叶出口成本大幅度下降,国际市场竟争力进一步增强。六是严格增值税销售环节纳税,严禁沿途设卡征收税款,打破地域封锁,使得茶叶流通大为便捷,茶叶市场十分活跃。七是税收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金税工程的运行和全国税收征管软件的推行,全方位地增强了国税机关的服务功能,税务机关在为纳税人提供快捷方便的税收服务的同时,也为纳税人创造了一个公平的税收环境,有利于茶叶企业的公平竞争。

  (二)总结经验教训,把握市场规律

  从上一轮的茶价高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价格严重偏离价值,具有明显的泡沫成份,泡沫的破灭只是瞬间的事。但我们的众多企业家却雾里看花,盲目追潮,更无法做到把握时机,见好而收,反而高价狂购,导致了2.54亿元在库存,2.1亿元的潜在亏损,0.5亿元的当年亏损。严重挫伤了企业的元气,丧失了茶农的信心。市场经济并不是神秘莫测,更不是雾里看花,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时价值规律是一定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当价格严重脱离价值时,必然会受价值规律的制裁和调节。价格过高,市场过热,必将招致大量生产,供过于求,同时伴随着假、冒、伪、劣大量涌现,蕴藏危机的来临。价格太低,市场低靡,又将使生产积极性受挫,产量减少,发生新一轮供不应求,使价格逐渐回升,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游戏准则。我们应当不断地提高

  企业决策管理的素质和水平,进一步学习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三) 正确引导,适度投入,激活产业

  众多茶农、茶叶经营者由于身处纷繁的市场中,加之由于自身市场经济知识和营销素质的限制,经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政府及其经济管理部门,应当站在管理者的高度加以正确的引导,行使宏观经济管理的职能,引导投资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提倡合理的经营方式,培养科学的经营理念。凤庆县的茶叶产业应当走一条生产总量为红茶六成、绿茶三成、普洱一成的“6+3+1”的产品总量结构模式。红茶是凤庆县的传统优势,扬己所长避己之短,发挥优势,是一个产业,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在生产方式上,初加工型茶叶原料基地的概念尚未得到较好改变。我们五十年艰苦创业的结果成了发达地区廉价的原料基地。具体表现是:一是大量毛茶以“采摘工资+短途运费”的价格基础和现金流量流向发达地区;二是伴随着增值税避税加工方式的兴起,即外来流动客商就地收购鲜叶和毛茶,就地委托当地厂家加工后无税外运,其价格基础是“鲜叶价+加工费”,增值空间和计税基础极低;三是少数招商引资企业,以跨省市集团经营方式,在我县设立原料收购和初加工车间,以关联价格转移产品,其价格基础是“收购成本+加工费用+计税毛利”增值空间和计税基础与同类非关联企业销价相比低出15%至20%。对此建议政府及其经济管理部门应当运用经济管理的职能加以有效调控和监管。

  (作者单位:凤庆县国家税务局)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