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南涧县建立第一个有机
下一主题:走进南糯古茶山
企业决策管理的素质和水平,进一步学习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三) 正确引导,适度投入,激活产业
众多茶农、茶叶经营者由于身处纷繁的市场中,加之由于自身市场经济知识和营销素质的限制,经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政府及其经济管理部门,应当站在管理者的高度加以正确的引导,行使宏观经济管理的职能,引导投资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提倡合理的经营方式,培养科学的经营理念。凤庆县的茶叶产业应当走一条生产总量为红茶六成、绿茶三成、普洱一成的“6+3+1”的产品总量结构模式。红茶是凤庆县的传统优势,扬己所长避己之短,发挥优势,是一个产业,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在生产方式上,初加工型茶叶原料基地的概念尚未得到较好改变。我们五十年艰苦创业的结果成了发达地区廉价的原料基地。具体表现是:一是大量毛茶以“采摘工资+短途运费”的价格基础和现金流量流向发达地区;二是伴随着增值税避税加工方式的兴起,即外来流动客商就地收购鲜叶和毛茶,就地委托当地厂家加工后无税外运,其价格基础是“鲜叶价+加工费”,增值空间和计税基础极低;三是少数招商引资企业,以跨省市集团经营方式,在我县设立原料收购和初加工车间,以关联价格转移产品,其价格基础是“收购成本+加工费用+计税毛利”增值空间和计税基础与同类非关联企业销价相比低出15%至20%。对此建议政府及其经济管理部门应当运用经济管理的职能加以有效调控和监管。
(作者单位:凤庆县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