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的尝试很快获得了成功,2011年,他制作了2500公斤红茶,但中低档红茶占了比例很大。
事实上,新昌有制红茶的历史。据《新昌县志》(1994版)记载:清代前期,茶类以烘青、红茶为主,道光后,盛行外销,改制珠茶。
去年开始,新昌的茶叶专家开始试制中高档红茶,并把该县的雪溪茶场和浙江省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定为试制茶场。
“去年,我们制作了300多公斤中高档红茶。”该县雪溪茶场负责人石碧鹏表示,去年4月底和5月底制作的红茶达到了市价400元/公斤的品质要求。在另外一个实验场内,工作人员也制成了中高档红茶。俞乜东厂里的中高档红茶数量也有了增加。
如今,新昌全县已有6家茶场能制作红茶,今年,该县的红茶产量预计将达到3万公斤。
“天姥红”能否复制“大佛龙井”模式?
有了自己的红茶,新昌接下去要做的是将红茶卖出去,并卖个好价钱!
如何让新昌生产的红茶在国内众多的红茶品种中突围?“我们能否复制‘大佛龙井’公用品牌创建的成功模式?”
今年2月份,新昌县向全国广发英雄帖,为新昌红茶公用品牌征名。“我们从近300件作品中挑出了‘天姥红’作为品牌名。”该县农业局局长黄友诚表示。
4月9日,2013中国茶叶大会暨第七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活动启动仪式上,新昌县发布“天姥红”为新昌红茶公用品牌。
“和‘大佛龙井’一样,我们也将利用‘母子商标’的方式管理红茶品牌。”新昌县名茶协会秘书长赵玉汀说,比如,雪溪茶场生产的红茶就有自己的企业品牌,叫做“雪里红”。
为了保证“天姥红”的品质,5月31日,该县还发布了《新昌“天姥红”茶加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天姥红”的品质要求。
不过,与家家户户都生产龙井茶的模式不同,新昌将倡导红茶生产专业化和规模化。“在巩固‘大佛龙井’主导地位的同时,充分利用夏秋茶资源,大力推进名优红茶开发生产,通过实施生产规模化,加工标准化,产品精品化,打响‘天姥红’品牌,实现新昌茶产业的第二次飞跃!”柴理明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