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招牌红曲
红曲作为配料,做的红曲猪脚
饭后,与店主人一起品茶
在一旁一起喝茶的这位女士,说起来,祖籍竟是广西北流的
北流离梧州不远,说起来,她也倍感亲切
不过,据她所说,她从来没回过中国,她父母也好像仅仅回过一两次
故乡的概念,到了他们这一代,其实已经比较遥远,仅仅是那么一个符号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延伸,很多痕迹慢慢消磨掉
而六堡茶,还是常常喝的
唯有这茶,这来自广西的茶
口味习惯了
成为让她这一代人还能够记起家乡是在遥远的广西的,是来自家乡的六堡茶
随意拿出来的,是桌面上,八十年代的六堡茶
放在桌面,作为日常用茶
据店家讲起的一个真实的事情
他的一位朋友的爷爷,在二战之前,经营着一家主营烧腊味的饭店
为了供应日常来店里消费的顾客
专门有一个小房间(他比划着大小,约占地三四十平方米)里面层层叠叠地摆满了大箩筐装的六堡茶,估计有约百多篓的规模,而且,仅仅是自用供应顾客饮用而并非做茶叶生意的,其常年消费量可见一斑
还有教授书法的书法班在教学
学员的书法习作,可见非一朝一夕之功了
了解吉隆坡、了解锡矿和马来西亚的矿业发展,必然要去的一个地方
就是皇家雪兰莪
世界上最大的锡制啤酒杯
员工手掌印,用锡制作,好像是工作超过多少年才能放上去
创始人及发展历程的展示
当年锡矿的生产场景
一些华裔的老员工
退休了,现在是再回到厂里,从事一些演示性质的工作
从这位老人口中了解到很多东西
老人是父母亲分别是来自广西和广东的
她在马来西亚出生,在皇家雪兰莪工作了很多年
她回忆起,早期,他们厂里的车间,还有六堡茶供应给员工喝
她的家里,也一直有喝六堡茶的习惯
她还说,很多华人都是这样喝的
用个大壶,泡着喝,可以喝一整天了
精美的锡制品
从皇家雪兰莪出来,便要求负责向导的马来西亚朋友,开车带我去看看当年的锡矿场
这位朋友将这些当年的锡矿场旧址称作“矿湖”或“锡矿湖”
去到,才发现,真的,就是一个湖
而且,经过几年(其实据说是近几年的修整维护和美化)的改造
当年的锡矿旧址,已经成为一个公园,或一大块湖水绿地
景色很美
完全看不出当年的锡矿痕迹
当地人在拍婚纱照,也选择在这个锡矿湖旧址的公园里拍摄
更多图片浏览: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77dd101018ai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