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英国人接手后,利用深井,慢慢建起了面积达16平方公里,全球最大的地下锡矿场。在林明博物馆里,收藏和展览了大批当年的矿场文物。据说,林明锡矿当时的年产量占了整个马来西亚锡产量的4%-5%;鼎盛时期,雇员3000余人,而绝大部分下井采矿的都是华工。
二战其间,由于林明是重要的锡产地,很快成为日军的目标。英国人撤退前,决定炸毁主要矿井。当地华人矿工则纷纷逃离,躲避战火。林明小镇一度沉寂下来,直到日本投降后,才又开始恢复生机。
除了战火,对林明伤害最大的莫过于年年都有、程度不同的水灾。林明坐落在一块山间盆地上,林明河从小镇穿过。由于地势关系,只要一下大雨,林明河必定泛滥,时常淹没矿井,给矿场造成严重破坏。而林明人非常顽强,也非常能吃苦。矿井一次次被淹,他们就一次次修复。
附近的林明河,可以看到一座古老的铁索桥。走在这座飞跨两岸的吊桥上向桥下望去,山涧很深,水流却很小,河床一半是干的。但是别小看这条林明河,据说 周边地区一下大雨,河水就会猛涨,湍急的水流足以破坏任何桥墩。所以在林明河上,只有吊桥才能存留,在洪水泛滥的季节,维系两岸交通。
老人说得生动,听得津津有味。
老人资料也很丰富。
还有实物,当年的锡矿石头和矿灯。
虽然锡矿开采成为过去,但上天似乎仍然眷顾林明,锡矿开采停顿沉寂一时以后,人们发现这个小镇四周的山水环境绝佳,特别是只有700公尺高的林明山,竟然是观云海看日出的最佳地点。
每天凌晨时分,早起的镇民,更多是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登上山顶,?望四处飘聚的云雾,极目远眺,云海空阔灵动,变幻万千
最令人期待的,是它的日出和云海。天际微明,万道霞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赞叹。
而我们此行,也冲着在而来,要办一场 —— “锡矿-岁月” 林明·“云海茶会”
听老矿工话当年之余
当然是吃些东西,而马来西亚最不缺的就是水果
这个估计是黄色的西瓜吧,不知他们叫什么,我没问,只管吃,呵呵
更多图片浏览: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77dd101018l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