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红得起来吗
发布时间 2013-06-27 浏览 7069 次
叶销售呈现先抑后扬、逆势飘红的局面。

但在这次红茶“高调回归的热潮中”,一些产业发展趋势问题也马上被敏感的茶叶产业专家、企业家们提了出来。

“一些原本没有发展过红茶、缺少经验的地方也发展红茶了,少数企业甚至把精力和资金倾向了发展红茶。”省茶叶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刁学刚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这与整个产业导向不一致,可能会冲击原本好的绿茶产业,使优势产品竞争力下降。

专家的担忧不无道理。此前就曾有地方因将过多的人力物力投向红茶发展,忽略了原本具有品牌、技术、市场优势的绿茶产业,结果导致两个品种之间抢购茶青和市场,发展都受到影响。

此外,以现有市场判断标准来看,红茶绿茶尽管都是采用茶叶制作而成,但是两者所采用的茶树品种有差异,我省现有的小叶种茶树更加适合制作绿茶,如果要发展品质好的红茶,中叶、大叶种茶树更适合。

对此,省农业厅茶叶首席专家毛祖法认为,本月中旬,在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茶产业协会联合举办的一次会议上,来自全省各地专家普遍认为,今后我省茶产业发展需要坚持以绿茶为主,根据因地制宜、市场导向、资源利用、效益优先的原则稳步、适度发展红茶产业,避免一哄而上。

红茶如何红得久

从国内外红茶需求量来看,浙产红茶市场发展空间看好,不过浙产红茶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浙产红茶要红得久,从制作工艺、标准、品质和品牌等方面都需要全面跟上。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因此红茶的生产比绿茶复杂,工艺要求高。“大部分企业都是生产红茶不久,对优质红茶认识粗浅,标准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龚淑英说,目前浙产红茶生产品种单一,加工工艺缺乏创新,还处于模仿其他品牌为主,红茶品质特征不明显。

最近红茶品牌暴增,大多定位于高端,但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也差别很大。低则十几元一斤,高则几千元、上万元一斤,让消费者很难判断。但是,目前市场上能叫得出名的浙产红茶品牌不多,仅有为数不多几个高档品牌支撑,其他均以散装低档茶为主,没能形成高、中、低均匀分布的形态。

“从全省来看,合理的产业布局非常重要。”刁学刚认为,需要根据生态环境条件,确定适宜生产红茶的区域,引入一些适合浙江种植的优质红茶品种,形成优质、特色红茶产区。

龚淑英建议说,针对目前红茶发展初级阶段,政府需要从政策上引导,加大科技投入,通过品种筛选、工艺创新等手段,在外形、香气、滋味等方面突出浙江红茶的特色。

品牌建设和市场培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此轮红茶热,与“金骏眉”被热烈追捧有关。被追捧的红茶大多属于定位高端的工夫红茶,口感较国际市场上鲜浓标准,显清淡。“过去,人们偏爱红茶特有的焦糖香,如今人们则更多地追求花果香,这就需要茶企去研发、创新产品。随着红茶市场的不断扩大,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市场细分。适合清饮、调饮的红茶将越发成为人们品味生活的方式,如何将品茶这种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相结合,是茶企市场开拓时需要重视的问题。”一位红茶业内人士指出。

目前红茶市场混战,重要原因是红茶行业尚无评判标准。因此,茶业人士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的红茶标准,以便及早规范市场,促进红茶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当然,这个评判标准不仅仅是书面的,还应当有实物作为评判依据。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