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普洱茶气韵、香型及其转化
发布时间 2013-08-09 浏览 6781 次
上气感减弱,韵感很强)

这部分茶很有趣,可以从菌子香或梅子香转化得到樟香气韵,如果自带花果香,蜜香的还会伴随其中,香气入汤。但这部分香气会逐渐减弱。许多人会将气韵感和香型混为一谈,这样不太准确。初喝茶时可能还会认为,普洱茶自然陈放会“越陈越香”茶气会越来越足,通过空气的氧化还原反应会从清香型过渡到樟香型甚至会得到花果香型最好就是兰花香,我可以这样肯定“这绝无可能!”

有意思的是云南盛产野生菌,对于某些茶而言闻干茶香,闻杯底热香,嗅杯底冷香、挂香似乎都可能闻到一种类似菌子的气韵,对新生茶而言这样的原料就很好,它们有可能就会转化成梅子香、樟香。而它们似乎也可对号入座。

班章茶(黄牛肝菌香型+黑牛肝菌香型+小黄连+甘草香型)

音乐昔归茶(干巴菌香型+青头菌香型+小黄连+甘草香型)

勐海茶(鸡枞菌香型)

临沧临翔区茶(鸡油菌香型+梅子香型)

第四类。熟茶类香型

1、重度发酵茶(荷香型+苦荞香型)

2、中度发酵茶(藕香型+糯米汤香型)

3、轻度发酵茶(桂圆香+青梅子香型)

第五类。药香型

这类茶特别值得一说,这不是茶叶该有的香型,一般出药味,有人称“药香”,这是一种“正常自然陈放”的散放状态,也就是茶饼长时间暴露于有光照的地方,出现了“日臭”(类似腌肉的“哈“味)味加上周边环境湿润的综合作用,这样的状态下的茶可不好,常见于去掉纸箱后放于书房架子上的茶,或茶商陈列于茶架上的“架子茶”。

好了,总算说完了,你是否听明白了?或者部分理解?没关系,我也不太明白,至今也没搞懂为什么“中国十大名茶“会一喝便知,而普洱茶咋会竟然变成这个样子呢?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