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从“明星”产品说起吧。
现在的星也太多了,总让人目不暇接。明星产品之间也总有着共性可言:都来自那似可“呼风唤雨”的厂、都有着惊人的产量、都有着惊人的销量、总有代表人物被捧上“神坛”等等。比如大益,比如7542。
那先来说说大益好了。
既然大益都说了“善辩者来”,那就说道说道吧。
我常常对朋友说,目前的茶市,“覆巢之下无完卵”。而这个“覆巢”,所指原料产地的无序竞争且白热化和目前糟糕的经济环境。看似两点而已,但展开来就多了,比如正在兴起的以及将要兴起的无数的茶厂及品牌,比如比蝗虫还要多的收茶人及贩茶人,比如离谱的人工费用,比如购买力越来越差的人民币,这些,够不够?这些已经涉及到产能、原料利用率、成本和资金等诸多问题了。如此之下,所有人自然都成了那个卵,不受伤是不可能的,仅仅只是怎么受伤而已。这,当然也包括大益。
该怎么说大益最近的产品呢?
举例好了。龙印,号称当代的印级茶,可,印级茶是不是得有个印级茶的样子呢?比如,条索。皇帝的新衣那样的事除了能蒙自己,还能蒙什么人?茶,说好茶,说选用什么原料,这个,是看得出来的,可为什么看得出来的东西它偏偏就不是那么回事呢?要再说口感么?这下好了,实在没多少人喝过曾经的印级茶。自然,是不是你说是什么口感就是什么口感了呢?未必吧。茶入口怎么样,舒服不舒服该总是知道的吧,都不用和多老的茶比,和改制前的茶PK不就有结果了么?消费者会自己去找答案的。
如果你还要说拼配技艺?都这样了,就不要提什么拼配了,好吧?——技有成规,艺无定法。就现在这样的市场,这样消费人群,这样的商品,艺自是谈不上了,但,就这成规,总该还是有的,否则,动了这拼配的根基,拼配茶也就不是拼配茶了,我,包括所有人都不希望曾经的拼配技艺生生给一词毁了:杂烩。
或者你还是要说,其实,龙印并不算太贵,尤其和那些名山比较的话。但:是么?
决定茶之价格的基本因素有二:稀缺程度;品质。
龙印有哪一座名山的口感呢?你要说品质的话,龙印的茶汤够厚?你要说品质的话,龙印的茶汤细腻?你要说品质的话,龙印的茶味有多长?还不用往细处去抠,比如水路,比如茶气,比如圆润程度等等。可我好奇的是,为什么没有名山口感、品质之茶,却能卖出名山茶的价格呢?
还是你要说稀缺?好吧。龙印的原料有哪一座名山的原料稀缺呢?你要说生产的少,满足不了全国人民的需求,这个借口还凑合。但,查一查大益全国的加盟店,再看看龙印的配货量,说稀缺,说比困鹿山稀缺,你能说得过去么?
要做高端茶,是不是首先得有高端茶的样子;然后是得有高端茶的品质:即,口感;最后的最后,才是价格。不然,仅有个噱头:印级!然后开出这么个价格,你能说服谁?又能说服已经被说服了的人多长时间?
且,现如今都2013了,很多事就算不说,那也仅仅只是不说而已,并不代表大家伙都不知道,比如龙印在一级代理那里的配货价。——价值决定价格,而不是噱头决定价格。
还要举例吗?丹青?
我只能说这是老瓶装新酒的典范,因为,就熟茶而言,发酵程度并算不得什么稀罕之物,不论半发酵还是轻发酵,亦或重度发酵。无非是:不同的发酵程度有不同的口感及后转化空间,仅此而已。
丹青这样的价位,对应目前市场上,应该是什么原料、又是什么口感的茶呢?至少,应该很润的吧?至少,茶汤应该是粘粘的稠稠的吧?但选用什么原料就注定了会有什么口感。
口感不是厂家说了算的,更不是广告,而是消费者。在口感有着提升之前,我认为,别动辄就拿着技艺扯、拿技艺说事,因为,它总有不灵光的时候。
就丹青,其它的还是不说了吧。
或者,你会说:亲民?龙印、丹青、易武等是大益的高端产品。亲民的有啊:您,试试普知味?
我想,一个品牌,其“亲民”的产品若应该对消费者充满诚意的话,那,我只会说:很抱歉,你的诚意我感觉不到。你不妨,再换个人又试试。
又或者,你会说:是炒家太过离谱了,所有的这些统统和大益无关。
嗯?那我们不妨试想:市场上囤积、炒作7542,那厂家及一级代理就陆续、继续推出7542,市场会怎么样呢?市场上囤积、炒作龙印,那厂家及一级代理就陆续、继续推出龙印,市场会怎么样呢?市场上囤积、炒作丹青,那厂家及一级代理就陆续、继续推出丹青,市场会怎么样呢?
别就会盯着几个炒手,总拿几个炒手说事;炒,总有来由,市场预判及应对措施,会不会比总是临时抱佛脚管用呢?仅就是一个供需的问题而已。话至此,大家都还想说点什么?而我们的大益,曾经的大益,又想说什么呢?
最衷心的话是,大益站错队了。
由市场现状、原料产地现状及消费人群就决定了,大益只能走亲民路线。从哪里来的,怎么起来的,还得回哪里去。高端茶并不适合大益,大益做的应该是保有量、做“全国人民的水饺”,而诸多的名山、高端茶原料注定是没有量的,与其那样去争去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不如踏踏实实把7542做好才是真的,因为如同我一般的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并不需要诸如现在这般许多“貌合神离”的高端茶。有诚意,要让我们感觉到你的诚意,你就从7542开始,你就把7542做回过去的7542;把所有的7542做成一个味道,别总让一些莫名其妙的茶也穿上7542的外衣就成。这,没那么难吧?曾经的标杆,现在一筹莫展了,一家独大的时代终究过去了,找一找那个时间点,就在7542不留神从百尺竿头掉下来的时候,就在7542不留神褪去了市场标杆光环的时候,呼风唤雨的神品,就成为了过去式。
写到这里的时候,有个经营大益的老友来电话了,说,小店又面临搬迁了,大益又出新玩法了,对经营门店的规模及装修规格又有了新的要求,恐难维系了。。。我便又想:品牌的面子是体现在经营门店的规模及装修规格上?我自然就会想,“那羊毛,只会出在羊身上”。如此这般,何不多一些换位思考,厂家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多站在辛辛苦苦为大益打拼的无数经营者的角度上去考虑?让经销商更方便的去经营、把那些用于所谓面子上的无谓的花费真正让利于广大的消费者难道不是更好、更具诚意?——口口相传的口碑,才是品牌的面子所在。
以前,我们看大益、喝大益,我有实实在在的想过为什么;以前,不经意间偶有为大益歌功,也并非为它代言,因为,站在近代每一个“普洱时间”的起点上来说,没有大益及所有大益人过去数十年的坚持与坚守,就不会有今天普洱江湖的繁荣,做为一个忠实的普洱喜好者来说,这是感恩、更是感念;现在,说大益,并非对大益有什么成见,我是一路喝着大益过来的,所有与茶相关认知的取得无不与大益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联,数年中,每一次人生的起落荣辱都与茶紧密相关,我对大益绝无恶意。我认为,是时候也该反哺——那,这些话就是了。
选自抿茶的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