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茶叶贸易,还以海路为主,先是葡萄牙、西班牙人从海外来,接着荷兰人来,葡、西之人老眼光,还将贸易大头放在瓷与丝上,是荷兰人率先发现了中国茶的商业价值,大举贩运中国茶至欧洲,一口中国茶,居然打通了全球经济的任、督二脉,喝通了全世界。
谁也没想到英国人那么爱喝茶,竟然喝了个举国上下,可他们不甘心通过荷兰人喝转手的二手茶,同荷兰人一样,他们也在印度设了个东印度公司,从此,两个东印度公司就在东方打架,从大西洋打到小西洋,从马六甲海峡打到台湾海峡,英国人将荷兰打败了。
第二步,他们就要甩掉中国,自产自销了。为此,他们又花了将近一个世纪,从18世纪开始偷运种子和树苗,到19世纪鸦片战争前后,英国人终于种出了自己的茶。
对此,大清朝是一无所知,大清朝里,那位“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在上道光皇帝准备同英国人开战的奏折里,他还在说,中国茶是英夷的命根子,命根子捏在大清朝手里,此战必胜无疑。结果呢?不是中国茶捏住了英夷的命根子,而是英国人用鸦片捏住了大清朝的命根子——中国白银外流。在另一道禁鸦片的奏折里,林则徐大人一眼就看到抽鸦片抽得流失了命根: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后来,郭嵩焘在一艘英国商船上,遇到一位英国商人,谈起茶叶贸易,英商说:他本人,在印度种茶三千余亩,用中国茶种,每亩收百斤,用印度茶种,可至三倍。产茶处,在北印度山区,近二十年,每年产茶三千多万镑。郭氏详细询问了产茶之地,才知是“孟加拉东北之阿萨密”。徐继?在《瀛寰志略》里,曾提到该地,称该地每年产茶二十余万斤,不过,那是刚开始,“今已逾百倍”。据说,印度茶业兴起,是英国人从中国带了茶苗、茶籽,还带了茶工、茶农到印度去,使印度取代中国,成为英国茶叶需求的原茶供给基地。
船炮不如人,大清举国皆惧,而郭嵩焘无惧,何也?因其本不主战,且深知洋人好战不如好利,手握利源,洋人必入我彀中;利源一失,郭氏惧矣。不光船炮不如人,茶叶也不如人。
英国人一手抓茶叶,通过垄断茶叶贸易征服西方;一手抓鸦片,通过鸦片贸易征服东方。他们两手抓,两手都很硬。但,茶叶是正道,鸦片是邪道,邪不胜正,所以,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在他的著作《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说道:“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那是18和19世纪的世界史,对此,英国人记忆犹新,2006年初,BBC网站开展了“英国的国家象征”投票,其中,“茶”以35.03%的得票率,在12个选项中高居榜首。19世纪的英国人,也许会反思,如果18世纪英国就有自己的茶,就不至于把新大陆喝丢了吧?!
本来,都是卖茶叶纳税,可英国立的《茶叶税法》,偏要令买者亦纳税,每磅课税3便士。于是,美国人抗议了。先以不喝茶的方式,不成;再以替代方式,据说,富兰克林曾用胡桃木叶子来做茶,还不成;不得已,派人到英国去,向国会申述,被国会拒绝了。
美国人早有独立之志,以此为契机,石破天惊,他们出手了!
1773年12月17日,茶叶党人偷入波士顿港湾,登上三艘英国货船,把342箱茶叶倒入海水里,港湾被民怨煮沸了,茶叶党人用它,煮了一壶美国独立的好茶。
茶叶,从此变成美国宪政传统的一个象征,显示了中国茶道的真精神。
据说,至今美国纳税人,要表达对政府无节制的开支和加税不满,则于个税申报日,联合起来举行抗议,就在白宫对面的拉法叶公园,抗议者手拿茶叶,还是茶叶党人。
两百年后,美国发行了一套“波士顿茶党”纪念邮票,画面就是这次倾茶事件。波士顿市一名海底探险家,也向当局申请许可证,要打捞当时被倒掉的来自中国的茶叶。
梁启超游美,来到这片港湾,将“波士顿倾茶”事件同林则徐“虎门销烟”作了对比,指出:美国以此役得十三省之独立,而吾中国以彼役启五口之通商,岂事有幸有不幸耶?
以茶叶为导火索,点燃了新大陆上美国独立战争,以鸦片为导火索,而有晚清鸦片战争。平心而论,英国人喝茶喝丢了新大陆,大清朝抽鸦片抽出了鸦片战争,是各有各的因果。 (原题《喝茶喝通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