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方面,安化县黑茶学校于2012年正式挂牌成立。2010年-2012年全县共举办茶产业专业培训班40期以上,培训2000多名茶艺师。目前,安化县有高级制茶师、农艺师、评茶员38人,制茶师和农艺师55人,以及大量从事茶叶加工的熟练技术工人、管理和营销人才。
“安化黑茶”不仅仅是安化的历史名片,其对安化县域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茶产业安置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全县种茶农户3.5万户,茶产业从业人员25万人,每年实现总收入18亿元以上。茶企数量和产能迅速增长,白沙溪茶厂、华莱生物、怡清源、安化茶厂、久扬等龙头企业的产值上亿元,同时还带动了包装、运输、旅游、餐饮等产业的发展。茶叶税收由2005年的18万元、2008年的380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7463万元。
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安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地貌多样,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为茶树生长和茶叶加工提供了优越的生态条件。安化黑茶作为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是指采用特定区域的原料、按照特定加工工艺生产、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各类黑茶成品,主要系列产品有“三尖三砖一千两”。安化黑茶与在一定的陈化期内,其品质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而日趋完美,且价值更高。
同时,黑茶在补充膳食营养、消食降脂、调理肠胃功能等方面有显著的功效,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这是黑茶的消费基础。茶企还不断推出各种方便饮用的名优黑茶、黑茶饮料及深加工产品,使安化黑茶可以满足不同市场、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目前,安化黑茶正从传统的边销市场逐步转向国内外市场,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沿海城市形成消费热潮。
政策上,安化县是全国优势产茶区、重点产茶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已将安化黑茶产业列入特色农业给予扶持。湖南省正全力打造千亿湘茶产业,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茶叶产业提质升级的意见》(湘政发[2013]26号),安化黑茶产业作为极具带动和增长潜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目前,安化黑茶产业拥有119项专利和3项以上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安化县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联系。通过构建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全程清洁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线和无公害黑毛茶原料示范基地。
预期目标及战略
至“十二五”期末,安化力争茶园面积达25万亩、产量6万吨,稳步把茶产业打造成百亿产业,构建产业链条完整、配套齐全、分工明确的安化黑茶产业体系,把安化打造成为湖南省乃至中国的黑茶加工贸易中心。
1.做实与产业规模相吻合的茶园基地
突出建设重点,全力打造资江沿岸的“百里茶廊”和雪峰湖地质公园的“百里茶湖”和以芙蓉山为中心的“百里茶山”,重点扶持上述区域内新建3-5块标准高、规模上千亩的观光茶园。加强现有茶园基地的培管,现有规模在百亩以上的茶园基地由茶企一对一帮扶,提供黑毛茶初制设备及技术指导,实行订单式生产。
2.借助文化延伸和拓展终端消费市场
创新营销模式,鼓励、支持茶企建立与产品档次相适应的流通业态和营销网络,探索电子商务、网络直销、藏品仓储等茶叶销售新渠道。注重黑茶历史古迹、文物、非物质遗产及其传承人、梅山民俗等茶文化因子的开发利用,促进茶叶旅游、茶馆业、茶艺等行业的发展。
3.科技创新提升全产业链效益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组建安化黑茶科技创新中心。从高校院所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制茶技师、评茶员、茶艺师等一线技术工人,壮大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加快黑茶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推广速度,由科技带动产业链的延伸,研发茶饮料、美容、保健、医药等新产品,实现茶叶全价利用。
4.强化管理防范市场风险
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坚决打击无证照生产、制假售假、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行为。加强公共品牌知识产权和美誉度的保护,严格实施“安化黑茶”证明商标授权使用制度,进一步加强“安化黑茶”证明商标授权企业的生产、加工及商标使用的管理。加强行业自律,构建安化黑茶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和公开透明的价格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危机防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