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家驹谈:铁饼神话
发布时间 2013-10-28 浏览 20051 次
堂等人,详细了解下关生产铁饼的时间、过程及加工模具情况。经回忆和查实历史资料,60年代前只有石头模具生产的饼茶,没有生产过铁饼。70年代改进模具后只生产过一批。我从厂里送来的十几箱历史样品里,找到了1972年的铁饼。装铁饼样品的纸袋上还有72年和机压字样。这款茶较特殊,内飞没有压进茶体,从外型、茶质、色泽、松紧和尺寸来看,正是香港新界茶博会展出的铁饼。《普洱茶》154页上那图茶,内飞压进茶体,不要说不是50年代初期的产品,连72年那批独一无二的铁饼也不是。圆茶是出口产品,不知为什么会在书里被立即运销西藏和新疆。下关茶厂志130页,圆茶“注册商标统一为‘中茶牌’,开始是红印中茶牌,就是中茶的‘茶’字是红色的,到了50年代末改为绿印。”邓先生照片里送给冯厂长的“铁饼”是绿印,文字说明又是50年代初从勐海调原料来压制的,前后矛盾。台湾另外一本书《普洱茶谱》(发行人黄键亮)69页也做了假。悬挂于各茶庄店铺上的百年普洱茶图谱又多了一个赝品。生产“最普通下关茶”的下关茶厂,沾了六大茶山原料的光,压制了空前绝后的茶品,殊不知香港茶客赞誉的铁饼,原料来自澜沧江两岸的勐库、博尚、凤庆和景谷地区。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