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桐木关寻茶“金骏眉”
发布时间 2013-10-30 浏览 7738 次
工人采摘了一斤半鲜芽。张阎二人提出,做单芽的茶,让正山小种再上台阶。在他们的鼓动下,梁老当晚就萎凋、揉捻,第二天当大家看到新起的茶叶时,顿时双目放光,茶叶条索紧结、光滑、细小,很像眉毛;汤色金黄,滋味甘甜、嫩滑。大家叫梁老给茶叶起个名字,因为是亲手做的,用上了一个“骏”字,同时茶叶看上去很像眉毛,所以命名为骏眉。经过称重换算,才知道1斤骏眉需要58000粒芽。

  对梁老而言,自豪的是家族上几代都是文人,遗憾的是,自己上学的日子太短暂了,仅有5年的光阴。“但不一定每个人都上大学。”的确,太多技艺需要我们世人的传承,只要不放弃,无处不是老师,无处不是课堂。他将自己的求知欲投向了制茶这个无比深广的世界。

  下午,我们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都随着梁天梦到茶园,去看真正的茶源。因终年雾气笼罩,还有前日的大雨,山路湿滑。满山毛竹、松树、红豆杉苍翠欲滴。不知过了多久,梁家茶园终于到了。茶树毫无规律地东一丛,西一簇,毛竹和其他植被给它们遮阳、挡风,循环整个气场。长在石头上的茶树都有二三十年的树龄,却只有一米高,梁天梦的一席话,让我们恍然大悟:“这些茶树都是原生小种野茶,是有性繁殖,根系往下长,能吸收土地里所有的营养。”突然想起陆羽《茶经》所言:“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野者上,园者次。”在石上的野生茶,沐浴在日月之下,滋养在山泉之中。我想,喝茶,就是让我们跟随这种草木之性,真正将自己还原到自然之中。

  此行还收获一个惊喜,在茶山上邂逅台湾茶人何健,一位对全球华人普洱茶风潮具有开创性影响的重量级人物。何健一直强调,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才有好茶喝。这与梁骏德先生的说法不谋而合:“好茶60%来源于好的环境,40%才是手艺,好茶是大自然的馈赠。”

  我们与何健相约,台北相见。梁天梦也欣然应和。为这份未来的聚首,何健欢快地唱起来: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原来,在他的好风骨下隐藏的竟是孩童般的天真烂漫。

  我已是满怀憧憬,可以在他的茶室“冶堂”,一起喝茶。

  对每一次的相识,我们谓之缘分。在一盏茶间,我们真正敞开心扉,去倾听,去容纳,去寻找,去汲取。此时山高水长,物我两忘,沉醉在这草木之间。

  游历归来,心境已有改变。即使我的生活还是过去的样子,但已多了一种生趣:有回忆可回味,有希望可期许。这,都源于一盏茶的纯真之爱。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