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尤溪茶农习惯用“福云6号”制作绿茶,2008年蔡宣顺联合5家茶叶加工厂,以“福云6号”为原料,试验加工红茶获成功,提升了茶叶品质和附加值。他的公司当年红茶产值突破1000万元,公司所承担“曲毫制作工艺及其配套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课题获三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同样,尤溪县碧叶馨茶业公司也在做优“生态茶”上下足功夫,从茶园管理到茶叶加工,都盯住高档生态红茶目标加以推进。在2012年11月的海峡两岸首届茶王擂台赛上,这家公司选送的“尤溪红”红雪芽一举夺得“茶王”大奖。公司负责人廖翌祖说:“每斤红茶前两年只卖200多元,现在翻了几倍,最好的高端红茶可卖到数千元,公司产值去年首次突破2000万元。”这家公司还引导上百户茶农组成专业合作社,抱团经营,并在全国各地开设7家连锁店或直销店。
如今,包括云富茶叶有限公司、慈心园茶叶有限公司在内,尤溪首批研制生产红茶的10多家茶企,不仅是省内外各类茶叶鉴评推介活动的获奖常客,且带动“尤溪红”加快现代产业进程,带动茶农致富。
学深文化课,提升茶产业
在茶业专家看来:茶为国饮,喝到最高境界就是品味文化。
在学深文化课上,尤溪通过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内涵,全力打造红茶“尤溪红”品牌,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培训、统一宣传推介,组织茶企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茶事活动。
今年7月,尤溪县携手杭州市上城区拍摄微电影《茶约》,“尤溪红”因此“火”了一把。同时,成立三明市首家县级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县政府与武夷学院建立茶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关系,建成福建中部最大的闽中茶城,打造助推“尤溪红”茶产业发展的大平台。据了解,该县已连续举办五届茶叶鉴评会,连续在福州举办两届尤溪生态茶叶专场推介会,丰富茶文化,提升茶产业。
据统计,全县茶叶加工企业中,已有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茶叶专业合作社26家。近年来,共有70多个茶样获得省级以上名优茶奖,有10多个茶叶知名品牌。最早闻名的尤溪绿茶以及尤溪乌龙茶在产业化进程中,也加快了发展步伐,成功注册“尤溪绿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
“尤溪茶业仍然存在着名茶虽多而大品牌少、亮点虽多而龙头实力不强、步伐虽快而整体竞争力仍不强等问题,县里正着力推动以‘尤溪红’为主力的尤溪茶业朝资本化、科技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方向迈进。”姜能宝说。
如今,“尤溪红”正走出深闺,惊艳省内外茶叶市场。在2013年度全省名优茶(春季)鉴评活动中,尤溪有46个茶样获奖,获奖率80.7%。其中,红茶类全省名茶奖共56个,“尤溪红”获奖14个,占四分之一。据统计,到去年底,全县种茶农户1.5万户、涉茶人员5万人,仅茶叶一项,茶农年平均收入2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