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首届中国海峡茶王争霸
下一主题:咸阳一杯本地茯茶待贵
快评:不靠“坐地收钱” 做大内需“蛋糕”
一分钟支付宝交易额过亿元,一小时超去年黄金周上海线下零售企业交易总额,突破百亿元大关比去年提前了8小时,2013年的“双11”,电商平台从“造节”变“过节”。
网购之所以诱人,是由于它省去了传统卖场的进场费、运营费、促销费和“提点”,而这部分成本占到商品成本的近三成。
通过电子银行等新型支付手段将消费延伸至更偏远的地区,将“宅男宅女”的消费刺激出来,“人造节日”的背后,也让人们看到中国内需市场的巨大潜力。
专家测算,如果按照年均40%增速计算,预计“十二五”末我国网络消费交易额将突破3万亿元。如果电商也走上“坐地收钱”的老路,与传统商场收进场费就并无区别,优势也将不再。
“电商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思维更像传统渠道,追求低价走量。”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直言不讳,互联网最大长处不在比价,而是差异化。
毫无疑问,电商拿走的这块“蛋糕”,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传统商场。对于线下商场而言,购物节甚至类似“生死劫”。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今年8月,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销售增速仅为4.7%,处于持续低迷状态。
传统企业需尽快降促销费、进场费等各种费用,减库存成本,提升体验效果,改变固有管理模式,方能抵御来势汹汹的各方挑战。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认为,“双11”带来的盛宴,消费者关心的并不仅是购买方式,更是购买成本、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品质。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的服务者,才是未来的大赢家。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