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安化是中国黑茶之乡,是中国黑茶的发源地之一,茶叶栽培和加工的历史悠久。安化黑茶中的“渠江薄片”在唐代就已颇负盛名,元末明初开始大规模生产,明万历23年(1595年)定为“官茶”,明末清初,晋、陕、甘等地茶商纷纷来安化办茶,一时商贾云集,茶行、茶号达到300余家,呈现出“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繁华景象,开辟了以安化为起点至中俄边境的“万里茶路”,安化至今仍保存着茶马古道和很多老茶行,风雨廊桥、茶亭、茶碑、茶钟等反应茶文化的历史文物。
第二,安化有独特成熟的黑茶加工工艺。安化黑茶以特定区域内生长的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初制加工工艺生产的黑毛茶,以及用此黑毛茶为原料,按照各种不同的精制加工工艺生产的具有独特品质的各类黑茶成品,其加工工艺极为复杂,技术要求很高。安化曾在中国黑茶史上创造无数奇迹,先后研发了中国第一块黑砖茶,第一块花砖茶,湖南第一块茯砖茶以及天尖、贡尖、生尖等黑茶珍品。“安化千两茶”被尊为“世界茶王”,安化千两茶和茯砖茶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第三,安化黑茶是健康之饮。安化有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异的品种资源,独特的加工工艺,造就了安化黑茶的优良品质和显著的保健功效,数百年来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对安化黑茶情有独钟,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安化黑茶成为边区农牧民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安化黑茶神奇的保健功效不断被发现和证实。
开发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怎样使得古老的技艺,更好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更加贴合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求,从而达到在传承中发展,在开发中保护的目的,是一项长期的研究课题。随着安化黑茶在历届全国各地的惊艳亮相,安化茶叶近年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又存在着很多的制约因素,比如茶叶资源紧缺、茶叶质量参差不齐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安化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推进“茶、旅、文”一体化。加快标准化茶园基地的建设,按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意见》,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每年持续建造茶园两万亩以上,投入两千万以上的资金,支持茶园基地建设,全力打资江沿岸的“百里茶廊”和雪峰湖地质公园的“百里茶湖”和以芙蓉山为中心的“百里茶山”。努力推进“茶、旅、文”一体化。
二、建立和完善安化黑茶标准体系。安化黑茶的标准体系由十三个标准构成,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并且逐步上升为国家标准。逐步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监控,建立茶叶质量评审制度,加大市场准入和监管的力度,督促企业和茶农严格按照标准生产,确保安化黑茶良好的品质,使广大消费者在现代依然能够享受到,由原汁原味的非遗制作技艺制作出来的放心茶,近距离接触和体验“非遗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