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手艺:文化的力量——读黄贤庚、黄翊《岩茶手艺》一书
发布时间 2013-12-06 浏览 13428 次
,包括作者在一篇附录文章中提到国际上关于“文化空间”一词的界定的阐述。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潘守永教授认为“我们在基本概念的梳理、认识方面,跟国际上差距比较大。”潘教授指出:“由于长期受民俗学的影响,我们没有完全按照国际上非遗的概念划分。不像西方分类里面,非遗是六大类,比较清楚。”潘教授说,其实“文化空间”指的是围绕某种仪式形成的一个文化的场域,很接近我们的庙会。而有趣或曰有意义的是,《岩茶手艺》一书,可以参照《武夷茶说》来阅读,特别是“文化空间”的氛围:《武夷茶说》里关于采茶、做青、焙茶等章节里,都有茶歌等相关叙述与记载——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这正好令人们还原和抵达“文化空间”!事实上,随着《岩茶手艺》的热销,同时又带动了《武夷茶说》的持续热销,亦说明了人们接近这个“文化空间”的热忱与浓厚兴致。

岩茶手艺》的亮点之一,还在于该书附录了作者发表的两篇关于岩茶手艺的长期思考文章《解读“非遗”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和《武夷岩茶生产制作与营销的演变及思考》,前者厘清了作为“非遗”的岩茶制作技艺与武夷岩茶和当今岩茶机器制作工艺的本质区别,指出其“承先启后”的作用,以及技艺高超、广泛传播、茶产品更个性化等特点;而后者则从岩茶种植管理、采摘制作、营销卖茶等方面的演变与发展,提出“不可忘记岩茶手工制作技艺”的深度思考。

有学者指出:手艺的问题,远远超出手艺本身,还关乎我们的民生、经济与文化——这是关于手艺的重要性的清醒认知;还有专家认为:不一定所有“非遗”项目都要硬性地取走市场之路径,搜集实物、出版整理,也是保护的一种方式。那么,濒临消失的岩茶制作手艺,在不需要政府掏一分钱的情况下,《岩茶手艺》一书出版并受到市场与读者的广泛欢迎,这样的“非遗”保护与传播,毫无疑问,特别值得社会传扬和关注。

一位诗人曾说:在机器的时代,我怀念那些古老的手艺;手艺是这个世界上所有力量的祖宗……如是,那么我们怀念岩茶手艺、关注岩茶手艺,则不仅仅是怀念美、怀念历史、怀念民族的记忆,而且还是怀念人类某种力量的祖宗。

一册干净明快简洁的《岩茶手艺》,居然给予了我们这么多、这么多!真好!

□李龙年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