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山路徒步向岭阳关进发。路的两边,不时可以看到一棵二棵,一丛二丛,甚至是成片成片的茶树。叶片有大有小,有圆一点的也有长一点的,各种各样,不知道名字,当地人统称为“野茶”。
越往前走,便是越往高处走,海拔高度达1500多米的岭阳关山峰高耸,云雾缭绕,日照时间短,岩层土质独特,水土绝无污染,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保证了这一带野茶的品质。茶种在岩层土里,不用施肥,不用喷洒农药,茶树像山中所有植物一样,采集天地之灵气,天然生长。高山野茶与一般茶叶不同,泡在杯里格外清,喝到嘴里清凉又醇香,余味无穷。
关于这些野茶的种植历史,有一个很悠久的传说:高山上有块巨石成精,下到村里祸害百姓,惹怒老天爷,被雷公劈成两半,随后人们发现石缝里长出了嫩绿的茶树。从此,岭阳村民世代种茶。
传说毕竟是传说,眼前的这些随处而生、随处而长的野茶,据八闽山水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阙东和所考证,至少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历史上,岭阳关是古代福建直面北方的最重要军事屏障、贸易门户与行旅驿道。这么重要的地方,百姓聚居、种茶自然是平常事。就是在建国初期,岭阳关的半山腰上还有许多茶厂。如今,曾经的辉煌也都已没入岩石和荒草之中了。行走之间,偶尔还可看到几处茶厂的遗址。
“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再加上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茶叶不好卖,茶厂便倒闭了,茶树也没人管理了。”阙东和说。八闽山水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拥有岭阳关一带的1000多亩茶园。说是茶园,更准确地说是茶山,茶树一大片生长的不多,多是分散为一小片一小片,长在岩石缝、山涧旁的也有许多。
好的生态造就了好的品质。在品质有了保障的基础上,阙东和有了更多的想法。“我们投资兴建了‘大红袍牧心庄园’,这个项目结合了创意农业、休闲旅游、生态科技、养生牧心等内容。目前相关的建设工作都在陆续展开。”就着温暖的阳光,吃着干粮、喝着山泉水,休息时,阙东和介绍,未来的这个“庄园”是由1000个小的区域组成,也就是每个区域占地一亩,实行会员制,将使用权出租给会员。在每亩茶园四周会安置木栅栏,园中央建一座小木屋,供会员享受园主的乐趣,这样可以让会员一边体验大红袍的文化,一边享受这里的自然山水。除此之外,每块区域都标有会员姓名,由指定农户管护采摘,指定制茶师手工制作,成品由会员指定人士接收。会员区域所产出的茶叶,将全部归会员所有。客人可以定制出专属于自己的茶叶。从命名到包装,从口感到汤色,都可以按照客人的要求进行定制。这对于一些资深茶叶玩家和大客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初冬时节,也是茶花盛开的时节,望着漫山遍野的茶花,我的心里也衷心祝愿,阙东和的“茶庄园梦”可以早日实现,如花灿烂。 (裴礼辉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