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怡清源安化黑茶荆州新
下一主题:安化黑茶品牌创建六技
同时,这方形茶碑的正面是“喜施川东兵备道陶大人官印澍捐茶银贰两正”几个大字,接书一行小字“甲申年又捐修屋五四千文,头人陶清茂”,落款是“皇清嘉庆庚辰年五月内陶占江立”。前三行是茶引文“便之所赖仁人君子广为施济,以佐老人之不逮。庶几功博人间,不独经传陆羽,露?双芽;歌续卢仝,风生七碗矣。是为引。萸江陶必铨撰”。刻到正面的两行文字和落款,是为了将陶必铨的名字放到与其子陶澍一个面上来,体现出对长辈的尊重。这是陶澍捐修茶马古道的记载,其回家祭祖后,于嘉庆二十四年十月十一日步行去川东上任,路过鹞子尖,看到茶亭老人因而捐茶银。
碑的左侧面是陶澍过鹞子尖即兴所题的七言诗:“盘旋直上五云高,千里河山一望遥。我本玉皇香案吏,置身莫讶立烟霄。己卯年路过鹞子尖十月十一日云汀陶澍题”。抒发了他置身烟霞,遥望千里河山的豪情。
另有一块是陶澍在任两江总督时为鹞子尖茶亭捐田四石的残碑,这说明陶澍为了家乡茶马古道的建设,多次解囊捐赠。这碑记载了捐田四十亩。清朝记田亩可以用谷种来记,一斗田就是要花一斗谷种的田,面积相当于一亩,四石田就是四十亩。这些捐田为茶亭的长久收入,用于茶亭的维护和守亭人的生活。
清朝大臣陶澍捐茶银诗文碑的发现,对研究安化黑茶历史文化和茶马古道旅游开发极具价值。